小学生不用读绘本0100岁可读,绘本的

很多家长都有为幼儿读绘本或讲解绘本的经历,但这种亲子共读的机会在孩子升入小学后慢慢减少以至消失。这并非是孩子升学后课业繁重,反而是多数家长主动放弃了与孩子共读绘本的教育方式。

究其原因,很多家长认为绘本以图画为主,而孩子升入小学后应以大量识字为主,绘本已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继续读绘本等于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绘本是什么——

儿童文学家彭懿说:“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这样描述绘本:“绘本,是适合0~岁阅读的书。”

再来看看绘本对孩子的作用——

1、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读绘本不仅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大有裨益。一方面,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另一方面,孩子在读绘本中的识字更形象具体,对字意的理解更容易,因为字的背后有图有故事。

图画书、桥梁书、文字书是面向不同年龄孩子的阅读形式。图画书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图书形式,桥梁书可以帮助孩子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逐渐实现自我阅读。

没有图画书和桥梁书,直接扔给孩子文字书反而不利于孩子的阅读,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恐惧感。

小学阶段是需要阅读想象、乐趣的时期,长篇文字很有可能让小朋友产生枯燥、畏惧感而退缩不读。

让孩子的阅读从绘本再到文字,顺其自然地从全面感官体验到自主发挥,由浅入深才能水到渠成。

2、提高写作能力

看图作文在小学作文课中有一定的比例,孩子在低年级时由于受认知诸方面的限制,面对一幅图片,往往如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下笔,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着眼点,写出来的看图作文犹如对图片的解说。

如果孩子接受过系统的绘本阅读训练,学会解读图画的各种技巧,那么,低年级作文就不再是难题。

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安排的看图作文的训练少了,孩子训练的机会也就变得少了,可是写作要求更高了,但绘本阅读为解决小学高年级孩子写作表达困难的现状提供了新路径。

图文结合的绘本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少年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

绘本摆脱了单纯文字的枯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对情节的理解、感受,对图片背后内容的大胆猜测进行交流,有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3、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

优秀的儿童绘本作家们,都会出色地运用绘画技巧,通过优美的图画来诠释生动的故事,使得绘本既有色彩、线条、构图的美,又有语言、韵律和故事情节的美。

长期接受高品质绘本的熏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

但是我们传统教育的大部分都是文字思考、语言思考,很少有图像思考。

绘本为儿童养成用图像思考的习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为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以图为主。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

那低年级孩子怎么读绘本?

低年级孩子读绘本,应该与低幼童读书方式有所区别。有专家建议在阅读的基础上,注重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如改编成小话剧,绘本续写,同类型绘本的群文阅读。欢迎来到书果星球四维阅读成长中心,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