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儿童节,沪上小朋友最喜欢的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21.html

明天就是六一啦,给小朋友们的儿童节礼物都准备好了吗?小编这儿有一份礼物请您注意查收~

5月20日,书香上海邀请上海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内21家童书出版机构,每家推荐一种童书,并邀请网友投票,分别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年“‘六一’·沪上小朋友最喜欢的十种童书”。

十天时间里(5月20日20点至30日24点),总共吸引到名网友参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今天,今年的“‘六一’·沪上小朋友最喜欢的十种童书”名单新鲜出炉!

按票数多少排名,书单整理如下,供各位大朋友给小朋友们购书时参考。

与此同时,参与我们投票抽奖的幸运读者也产生啦,快来看看你中奖了没?名单请拉至最后。

1、小熊包子系列之《逃走的熊班长》

作者:宇志飞翔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6-12岁

入选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年度桂冠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全国“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荣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0大好书”;被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静安区教委、常州市教委、嘉兴市教委、金华市教委等列为寒暑假推荐书目。

这是一本原创儿童幻想小说。作品围绕“陪伴”和“成长”的主题,讲述三年级男孩熊豆豆和一只名叫“包子”的魔法小熊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冒险故事。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女士领衔策划,由沪上六位富于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组成的创作团队“宇志飞翔”共同打造,历时三年时间精雕细琢,最终成书。本书在回归文学性写作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既尊重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又引导了积极健康的阅读方式。

2、“兜兜和魔法小阿姨”系列

作者:张弘

出版社:奇想国童书/海豚出版社

适读年龄:5-9岁

张弘这位作家的确有“魔法”,她的系列童话《兜兜和魔法小阿姨》不仅大朋友小朋友爱看,我这个“老朋友”也非常喜欢读。愿她这本充满魔力的佳作陪伴千万个小朋友成长。

——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

这是魔法Auntie张弘以自己与外甥女的生活故事为蓝本,再施以“文学”和“想象”的魔法,为学龄段儿童创作的一套心灵成长魔法桥梁书,既能让小读者感受充满爱、好奇、想象的童年生活多么美好,也能帮助孩子实现从亲子共读图画书到独立阅读文字书的顺利过渡。

全套共4册,12个妙趣横生的生活故事:兜兜家有张高低床,兜兜睡“楼下”,小阿姨睡“楼上”。不过,这个“半层楼上”的小阿姨跟别的小阿姨可不太一样。她会魔法——虽然有时候不灵光。

成长中的兜兜常常遇上许多奇妙的事:冰箱里的小熊仔糖变成了大胖子熊;浴缸里的红鲤鱼会吐字母泡泡……好在有小阿姨“爱与尊重”的魔法陪伴,不仅帮兜兜化解小烦恼,更记录下人生最宝贵的无忧时光!

3、《考古入坑指南》

作者:李子一绘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适读年龄:6-18岁

考古人正在尝试让社会大众通过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了解“高冷”的考古专业。

考古出身的李子一用自己的画笔将考古故事娓娓道来,画风幽默生动,总能达到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漫画分为考古不是你想象、究竟是神马、工地那点事儿、正确打开方式等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之下又有各自独立的小故事。

“考古不是你想象”首先打破公众受到电影、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固有看法,高呼考古人的“三不原则”:不挖宝、不鉴定、不收藏;“究竟是神马”讲述考古生活真实的一面,是古今的对话、跨文又兼理、辛苦的浪漫;“工地那点事儿”以官庄工地田野实习的生活为例,揭开考古工地神秘的面纱,既有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半个月才可以洗一次澡的忧伤,也有一起吃集体食堂、偷拿食堂的鸡蛋煮泡面、在村里唯一有无线网的小商店里边蹭网边吃山寨薯片的小确幸;“正确打开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田野考古的流程是“先查后探再开方、清理遗迹写报告”。

4、《毛线君的理想国》

作者:曹璇李杨洋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适读年龄:3-16岁

这既是一本孩子的故事书,也是一本大人的哲学书。

曾获得年上海书籍设计双年展整体设计奖。

“毛线君是一个与世界相爱的小朋友,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经历着世间的沉浮,一个人走过崇山峻岭,山川湖海,乡间残垣,纷扰都市。心里揣着疑问,也怀抱着梦想。这里记录的,是毛线君这个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又与众不同的小朋友;这里记录了他的诞生、消逝与思考;记录了他眼中理想又隽永的世界。”

设计者采取整体设计的方法,尝试寻找画面与文字之间的新颖关系,向读者介绍一个从“无”到“有的理想世界。整书简单多彩,跳出人们对哲学的惯有印象,恰如作者所邀请进入的这个理想国度。

5、《中华五千年:故事中国史》(全三册)

作者:竹林赵晨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适读年龄:6-22岁

通讲中华五千年文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细节以系统的体例呈现历史脉络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间产生了无数精彩的故事,令后世感喟不已。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悠远的历史、中华繁盛的文明,正是由这样一个个故事组成并呈现的。

这套《中华五千年:故事中国史》即是由这样四百五十个精选出来的故事构成的。每篇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勾连,前后衔接紧密,共同呈现了中国从上古到五四运动异彩纷呈的浩荡历史;既有画面感,又有系统性,铺展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完整脉络,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基本轮廓,读来轻松有趣而又酣畅淋漓。

6、《走近非洲动物》

作者:冯羽主编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适读年龄:3-12岁

入选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50强

《走近非洲动物》是生态学题材科普作品,该书以生活在非洲东部大草原地区的13类经典动物物种为主线,精心选取了大量原创科考生态摄影图片,以视觉影像为特色,以AR增强现实和AI人工智能语音的信息技术为手段,第一时间调动读者阅读的乐趣。

该书不仅讲述了生活在非洲东部大草原地区的动物,还传播了“一带一路”非洲地区生活的部分土著人的文化特色;不仅让读者感悟了每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智慧,还让我们进一步懂得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需要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7、《生命的支撑》

作者:李湘涛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适读年龄:8-16岁

骨骼是生命创造的奇迹。

骨骼是生命进化的历程。

骨骼是生命展现的力量。

《生命的支撑——动物骨骼的奇妙探索》是一部精良的作品,为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李湘涛老师十几年倾力打造的一本优秀的、国内原创的自然科学类科普读物。

本书所展示的多幅骨骼照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们仿佛遵循着同一种逻辑,却又表现出千姿百态。它们中有的看起来很熟悉,有的看起来很美丽,有的看起来很震撼,从而表现出无比迷人的魅力。

阅读本书,这些精美的骨骼似乎触手可及。从长相怪异的鸭嘴兽到体躯庞大的非洲象,从古老的“活化石”矛尾鱼到已经灭绝的渡渡鸟,每一个骨骼都清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这些珍贵的生命遗存,无疑都曾经书写过一段生动的传奇故事。

8、小小建筑家丛书《带孩子,造房子》

作者:穆威,许晓冬,[法]马格里·派瑞斯,[法]沃尔特·西蒙著

叶致聪,赵弘宇,童慧,胡娅芬,闵可可绘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适合年龄:5-12岁

这是一本来自中、法、挪威等国的二十余名建造师与少儿教育家倾力打造,献给孩子的“建筑艺术启示录”。

对人类而言,建造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技能,也是一种本能,一种包含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从约公元前年,人类走出自然山洞,利用粗陋的工具挖掘人工洞穴,逐渐由全洞穴走向半洞穴开始,人类的建造历史就开始了。

从穴居时代到帐居时代,再到茅屋、木屋、砖瓦,再到如今摩天的楼宇,几乎完全由人去组织和建造的建筑及其“建筑环境”涵盖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对那些作为未来城市的使用者,决定者和设计者的儿童进行建造教育。借助书中的建造实验,帮孩子打破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桎梏,插上创造的翅膀。

9、《给童年读首诗——中国原创童诗55首》

作者:刘保法主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适读年龄:3-12岁

童年,诗,这是两个单纯又美好的字词,当它们相遇,必会生出无限的美好与期许。

该书选取了我国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原创童诗55首,诗歌题材广泛,蕴含哲理,荡漾想象,充满童心童真童趣。本书配有音频,邀请著名配音表演老师朗读童诗,扫码即可欣赏。

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本书可分为七个部分。童诗文字浅显,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儿童完全可以自主阅读。小年龄段的幼儿家长可以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

本书汇集了国内大量优秀的插画师,七部分采用彩虹的七种颜色辑封,色彩亮丽,易于区分又特色鲜明。文字与画面相映成趣,画面既体现了文字的内涵,又将想象的空间无限延伸与扩大,构造出可视的诗意童年。

10、《上海老味道:童谣与游艺》(1、2)

作者:陈诗若邹海庆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适读年龄:3-99岁

童谣与游艺,往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那些清新质朴、亲切童真的老上海游戏,浸润着上海市民的成长记忆与风俗志趣。全书以上海弄堂文化为经,市民生活为纬,描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老上海童谣与游艺场景,以上海闲话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别史与市井风情。

——阮桂君(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学教授)

绘本打开您尘封的记忆,童年的味道一直延续至今。本书收录了非常宝贵的20+30首老上海传统童谣,保存了它们最完美的形式,并反复锤炼,使其焕发新颜、闪耀光芒,极具收藏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