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罗与日本百济和唐的政略婚

朝鲜这个半岛国家也曾出现过三国并立的局面,而其中就不得不说新罗这一国家。

新罗因为自身发展,地理位置有限,只能通过“政略婚”的方式打通内外关系,缓和新罗与另外几国的矛盾,沟通高句丽、日本、百济、唐朝等国文化,为新罗的国力发展提供了不小的贡献。

新罗作为朝鲜半岛三国中最为弱小落后的国家,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的中原文化辐射影响不多。

铁器制造等先进技术也传播得最晚,照理来说是做不到统一“三国”,但是架不住新罗通过政治婚姻,稳定住高句丽、百济、日本的局势,拉拢靠山,借助唐朝的威视,翻身做了朝鲜半岛的主人。

一、新罗与日本的“政略婚”

新罗早期与日本的关系并没有详细记载,根据《三国史记》记载,发现金氏始祖金阏智(新罗王室)的瓠公就是海对面的日本人。

同时《三国史记》中还记载了4世纪以前新罗与日本的和战,基本可以称之为单方面碾压,仅在公元2-4世纪期间,日本就攻打新罗14次。

《日本书纪》对两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也有颇多记载,其激烈程度甚至影响了日本的国政,如仲哀天皇九年(年)春二月条记载:“是年,由新罗役,以不得葬天皇也”。

虽然因为高句丽的出兵援助,驱逐了日本人,但是弱小的新罗还是只能屈服于日本。

后又因日本向南宋投放友好信号,自领“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后,更是展现了日本人对于新罗等朝鲜半岛国家以宗主国自居的事实。

在战争频发的背景下,两国之间多有人员往来,这样的人员往来通常是日本作为侵略方俘虏新罗人得来的。

综合《三国史记》和《日本书纪》两本史书的记载统计,日本通过战争的手段从新罗掳掠人口多达10次,其中年和年掳掠的人口数量都多达上千人。

其中很多都是女性,这些俘虏有些被直接杀害或死于途中,而有些则被带到日本充当奴隶,漂亮的新罗女性被当作礼物赠送给高位将军,亦或者充当赏赐给普通士兵。

不够漂亮的则成为最底层的苦力。然,新罗与日本多次发生战争,不外乎是为了各自发展,所以虽然关系紧张但也经常互相遣使,这也促成了新罗与日本的通婚。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共与日本通婚两次,第一次是“年春三月,倭国王遣使,为子求婚,以阿餐急利女送之”;第二次是“年春二月,倭国遣使请婚,辞以女即出嫁”。

新罗国力虽然弱于日本,但是通过“政略婚”达到缓解两国关系的做法却也仅有两次。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两国理念不同,互不认可对方。日本一直以来就想吞并朝鲜半岛,新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更是被日本视为囊中之物。

但是由于多次出兵攻打朝鲜半岛,日本内部人力、物质消耗巨大,不得不“修身养心”,以便来日一举拿下新罗。

新罗对于日本的屡次入侵,占领土地,掠夺资源更是深恶痛绝,要不是新罗内部自然灾害频发,还要防备高句丽百济的偷袭,新罗不会就这样接受日本抛出来的橄榄枝。

在这种战略目标之下,“政略婚”所能达到的目的也只是暂缓两国关系,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战争争取更多时间。

二、新罗与百济的“政略婚”

新罗作为朝鲜半岛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在内有高句丽,百济,外有日本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找一个依附者。

在日本大举进攻新罗时,新罗此时的盟友高句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两国同盟并没有维持多久。

随着高句丽的日益强大,向朝鲜半岛以南的扩张步伐加快,让本来依靠高句丽的新罗不得不与百济结为同盟。

自公元年“冬十月,高句丽侵百济,王遣兵救之”。自此,新罗就与百济正式确立同盟关系,朝鲜半岛重新洗牌,出现了“罗济”对抗高句丽的新局面。

有别于日本的“政略婚”,在同盟情况下的政略婚才是真正达到了得其真正目的。

《三国史记》有载:照知麻立干十五年(年),春三月,百济王牟大遣使请婚,王以伊伐餐比智女送之;真兴王十四年(年),冬十月,娶百济王女为小妃。

在联盟期间,高句丽对百济、新罗前后发动七次战争,新罗与百济在军事上配合密切,与此同时百济向新罗请婚。

新罗对于盟国的主动请婚自是欣然应允,新罗王将伊餐比智的女儿嫁给百济东城王。此后六十年间,两国虽有摩擦但依旧维持着同盟关系。

6世纪后半期,新罗在年趁高句丽与百济激战之时夺走道萨城和金县城。

更甚者在年,新罗与百济联手攻打高句丽,夺取汉江流域之后,新罗不满足于汉江上游10郡,又觊觎汉江下游6郡,此时罗济同盟已经摇摇欲坠。

但百济王在年仍将王女作为小妃嫁给新罗王,表明百济虽知罗济同盟难以为继,但还不愿两面树敌,便借联姻缓和与新罗的关系。但同年,新罗正式攻占了汉江下游6郡,同盟关系离土崩瓦解只差一线。

新罗于年打败了前来报复的百济军队,杀死了百济王。从此新罗和百济之间维持了年的同盟关系彻底破裂,两国反目成仇。

毋庸置疑,新罗与百济的“政略婚”在“罗济同盟”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也在新罗的发展道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新罗与唐朝的“政略婚”

新罗国建立之初与中原王朝关系较为疏远,史料记载中也只看到了两次新罗(斯卢国)朝贡的记录。

从地理位置来看新罗由于西海岸没有出海口,没办法自行朝贡,只能通过高句丽和百济与中原王朝互通往来。

《梁书》记载,新罗“其国小,不能自通使聘”。因此,新罗遣使前秦、北魏是随同高句丽使臣,而遣使南梁则是随同百济使臣。

7世纪时,虽然新罗经过多年发展国力增长了不少,但是也因为与百济、高句丽、日本的关系不断恶化,导致自身实力受到了掣肘,无法对外发展。

仅真平王在位间(-年),高句丽和百济共攻打新罗10次。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普通民众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已经到了买卖子女的程度;又加之年“伊餐渠宿与伊餐石品谋叛事件”。

在此背景下,新罗只能谋求更大的靠山。新罗与中原王朝也就是当时的大唐,展开了较为密切的交流。

新罗尊其为宗属国,并向之献女。希望通过“献女”加强与唐朝的关系。虽然唐太宗并没有接受“献女”,但是新罗还是从中受益颇丰。

根据记载,真平王五十三年(年),新罗“遣使大唐,献美女二人,魏征以为不宜受”上喜曰:‘彼林邑献鹦鹉,犹言苦寒,思归其国,况二女远别亲戚乎!’付使者归之。

虽然这次献女唐朝并没有接受,但是新罗并没有放弃。根据记载,文武王八年(年)春,“遣元器与净土人唐,净土留不归,元器还,有敕,此后禁献女人”。

从中可以看出为了加强与唐朝的联系和获取唐朝的支持,新罗曾多次“献女”,以至于唐朝下令禁止“纳女”。

尽管唐朝下达了禁止“献女”的命令,但依旧屡禁不止。新罗急需修复与唐朝的关系。

虽然刚刚结束与唐朝的战争,但是渤海国和日本的蠢蠢欲动还是让新罗寝食难安,不得不缓和与唐朝的关系,博得唐朝支持。不然依照新罗当时的处境,恐怕很难脱身。

官方记载新罗最后一次献女是在元圣王八年(年):“秋七月,遣使入唐,献美女金井兰,其女国色身香。”

事实上,新罗的每一次“献女”背后都有着政治意义,这一次也不例外。渤海国位于新罗北部,随着渤海国的日益壮大,对于新罗的威胁更是巨大,又因国内自然灾害频发。

仅元圣王(-年)在位13年间就发生了高达15次的自然灾害。

加之叛乱和两位王太子接连去世,新罗急需一个稳定国内情况的外力,而唐朝就是首选。由上可知,新罗的“政略婚”是新罗打通内外关系的外交手段之一。

四、总结

新罗从弱国一步一步走向统一半岛的最终赢家,与其政治理念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与各方势力周旋,先依靠高句丽抵御日本的入侵,给自身留下喘息之力,又顺水推舟答应了日本的联姻请求,只为增强国力。

后又与百济结盟,通过政治联姻促使同盟更加稳固,使得新罗在弱小时依靠百济的力量抵御高句丽的入侵,给了新罗增强国力赢得时间。

就这样在不断的结盟中,新罗逐渐摆脱弱国标签,占领汉江领域和洛东江领域,成为朝鲜半岛上的强国。

在成为强国之后,考虑到国内外情况,又寻求与大唐的联盟。新罗除了向大唐朝贡和通商以外还利用本国美女来增强两国关系。

这也是“政略婚”的形式之一。从记载的三次献女可以看出,虽然献女并未成功,但是对新罗国的发展还是带去了不少好处。

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促成了新罗政治体系的建立,制定了完整的经济、文字制度,帮助新罗国力的发展,并最后完成了统一。

因此,新罗的“政略婚”,彻底地贯彻了新罗从弱国到强国,最后统一朝鲜半岛的所有对外方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