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收藏版

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大年龄?古代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六艺和六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寒食:清明前一两日,禁火三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宫、商、角、徵、羽

礼、乐、射、御、书、数

风、赋、比、兴、雅、颂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图文来源:网络...

声明

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