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领略部分小知识吧。
一.极富古韵的古语词汇
皭皭:洁白的样子。《韩诗外传》卷一:“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污然。”
飙尘:狂风吹起的尘土,比喻行止无常。《古诗十九首》之四:“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淡沲:风光明静的样子。杜甫《醉歌行》:“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
轸念:深深地思念。《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纯懿:指高尚完美的德行。张衡《东京赋》:“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
璀错:繁盛的样子。李白《拟古》诗之七:“人非崑山玉,安能长璀错?”
二.古代对酒的称呼
欢伯,杯中物,金波,白堕,壶觞,酌,酤,黄封,清酌,昔酌,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居士,茅柴,香蚁,绿蚁,天禄,忘忧物。
三.极易误用的成语
白云苍狗:(典故):唐朝书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寒,抛弃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纷纷指责王季友。杜甫为王季友鸣不平,作《可叹》诗一首,感叹世事变化,前四句写到:“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解释):比喻人生荣枯浮沉无常
沐猴而冠:(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解释):比喻表面上装扮的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危言危行:(典故)《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解释):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
著述等身:(典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解释):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
目无全牛:(典故):《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解释):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学习古典文化才能提升修养,陶冶情操。
编辑:吴菲郝志清
王印印郭佳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