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之下,已非少年

中科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一起来读《资治通鉴》

No.

.05.14

帝以魏北海王颢为魏王,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将兵送之还北。

《资治通鉴·卷一五二·梁纪八》

今天来聊陈庆之。

我们上一篇文章的时间线,大约写到了公元年前,而陈庆之北伐,是发生在公元年的事。为什么中间一下子跳了这么大一段?因为南朝在这近二十年的岁月里,也算得上政治清平,国泰民安,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反倒是北魏,这些年里一直都过得不太平。自宣武帝死后,胡太后执政,十几年间,朝廷动荡不安,迭遭大乱:先是政治昏暗,朝堂上勾心斗角;随即,又爆发了六镇之乱,朝廷应对失当,遍地狼烟。

最终,六镇之乱被尔朱荣平定。但尔朱荣的出现,加剧的却是孝明帝和胡太后之间的矛盾。胡太后因为轻信谗言,竟然毒杀了亲子孝明帝,但这已经无法阻止尔朱荣从肆州南下。在进入洛阳后,尔朱荣杀胡太后及以下洛阳公卿两千余人,是为河阴之变。

也正是北魏的这一场动乱,最终成就了陈庆之的威名。

1.

公元年,在尔朱荣制造河阴之变以后,北魏宗室元颢选择南逃,投奔萧梁。萧梁此时开国已经接近三十年,梁武帝萧衍接受了元颢的来投,并封其为魏王。

不久以后,元颢见北方大乱,上表萧衍,请求北归。萧衍于是便命陈庆之领兵七千,护送元颢北归称帝。

为什么是陈庆之去?

这值得说道说道。

陈庆之出身寒门,最早是萧衍的侍从。他开始上战场的时候,已经40岁了——所以并不是白衣白袍的翩翩少年形象,而是人到中年的大叔路线。

那一年,陈庆之随着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结果萧综竟然投降了北魏——这又是另一个神奇的故事了,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总之,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一言难尽的事故,萧梁一方遭到大败,但陈庆之所部深陷其中却做到了独善其身。

此后,陈庆之又随军出征,颇有一些战绩,并因此封侯。

也就是说,陈庆之在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前,已经上过战场,并且还立了些不大不小的功勋。萧衍如今派他去,看中的可能也就是他的这些能力。说穿了,这并不是个雅活,带着七千人就想去北魏当皇帝,这个副本怎么看都没啥诚意。即便北魏如今已经内乱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七千人人很有可能一去就是羊入虎口,有去无返。

萧衍内心的想法估计是,哎,这七千人就权当是打狗的肉包子了吧。

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陈庆之在这一战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辉,不仅挑动了天下局势,还因辉煌的战绩而光耀历史,让后人赞叹不已。

如果说历史有剧本,那么陈庆之就是在编剧不曾留意的空白页上,把原本不起眼的副线走出了主线的开挂感。

2.

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陈庆之护送元颢北归,元颢称帝。此后,元颢与陈庆之一路北上,横扫中原,最终进入洛阳。

在此期间,被记录进史书的战役一共有这么几场。

/第一场大战发生在睢阳。当时,魏将丘大千率众七万镇守,并筑九城抵御梁军,但陈庆之一日之内攻陷三城,丘大千投降。

//第二战是在考城。史载,魏济阴王元晖业领兵两万,被陈庆之全歼。

///第三战在荥阳,这也是史料记录中双方实力对比最为悬殊的一战。战前,陈庆之是这么激励士卒的:敌军有三十万,而我军只有七千人,所以我们不能跟敌人的骑兵在平原野战,只有攻破他们的城垒才能求生。

在此战,陈庆之亲自擂鼓。只一通鼓毕,梁军便登上了城墙。

不久后,北魏权臣元天穆领兵围城,被陈庆之在城下击破,并攻破虎牢关。

虎牢关既破,兵锋所指之处,便是洛阳了。洛阳城中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在大臣簇拥之下,仓皇渡黄河避敌。元颢进入洛阳。

////第四战发生在大梁。陈庆之进入洛阳后,北魏反攻,再次攻克大梁、虎牢关。陈庆之于是率部反击,在大梁击败元天穆,并收降虎牢关守将。

史载,

陈庆之所部从铚县出发至洛阳,

前后作战47次,

攻城32座,

所过皆破。

可光爆发的时候有多炫目,转瞬散灭的时候也就有多黯淡。在元颢进入洛阳以后,北魏开始进行组织力量反击。陈庆之谋求与魏军主力、尔朱荣大军决战,但最终却被击败。不久后,元颢遭擒被杀。

陈庆之部回撤萧梁,在途中遭遇山洪,全军覆没。陈庆之化装为和尚,只身逃回萧梁。

回到南方后,萧衍对陈庆之此行大加赞赏。此后,陈庆之镇守边疆,直至去世,享年54岁。

3.

因为网络的作用,陈庆之的名声如今已经特别的大,如何评价陈庆之的军事能力,也就成了网络中的一大吵点。

赞同者认为,陈庆之北伐所过皆破,这是第一流的古代名将的水平;但反对者却认为,陈庆之的功绩,其实是《梁书》所伪造的。

所以,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呢?

首先,梳理陈庆之的整个战斗人生,你会发现他其实并不如传说中一般百战百胜。他与尔朱荣的决战,事实上就是失败了的。

虽然在进入洛阳之前,陈庆之所过皆破。但进入洛阳以后,随着北魏把全部的注意力和实力都调转过来,陈庆之其实才迎来真正的考验。

也就是说,之前的战斗都是开胃菜。与尔朱荣大军的决战,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当时,陈庆之带兵渡过黄河,驻扎于黄河北岸,以攻为守,主动寻求与尔朱荣大军决战。

但尔朱荣同样也是久经战争的名将,而且他麾下此刻有数十万大军,实力远胜于陈庆之。他并没有按照陈庆之的意图与之决战,而是派偏师牵制陈庆之,自己则亲率主力渡河,直攻洛阳。

元颢此前虽然已经聚集了十数万军队,但未经战阵,而且时间尚短,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尔朱荣的精锐。因此在尔朱荣主力渡河之后,元颢大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元颢只能逃出洛阳,不久便被擒杀。

而此时身在北岸的陈庆之,因为失去了后方支援,也被击败。更何况,随着元颢溃败,梁军在北魏的存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陈庆之部于是开始南撤,但在途中不幸遭遇山洪,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陈庆之固然有辉煌一战,但这恰如烟花,绚烂过后,了无踪迹。他的北伐虽然搅乱了北方局势,但既没有帮助元颢建立帝业,也无助于萧梁在北方的领土扩张。

4.

而且,你只要再仔细思索,就会发现陈庆之的大胜,其实有太大的“水分”——暂且不说《梁书》在伤亡数字上的造假,就单说陈庆之攻克的那32座城池,里面有多少是打下来的?

对绝大多数面对陈庆之的北魏官员而言,他们想的并不是御敌,而是站队。陈庆之虽然是个梁人,但他背后站着的,可是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颢啊!

换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北海王元颢和孝庄帝元子攸之间的帝位之争。陈庆之如果败了,那么元颢就是孝庄帝的乱臣贼子。但陈庆之如果击败了尔朱荣,那元颢就会成为北魏的新皇帝。

而且在此时,元颢的赢面可能还要更大一点。

所以,大家为什么要抵抗呢?

更大的可能,只会是这些城池里的绝大多数,都是望风而降的。陈庆之北伐面临的真实局面,其实是他在北魏国内大乱之际,趁着北魏军队主力无暇顾及而大军突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洛阳。

这个时候,北魏的军队主力在干嘛呢?一部分是尔朱荣的嫡系部队,他们正跟着尔朱荣北伐;另一部分则被元天穆带着,去了如今的山东一带平叛。

事实上,北魏朝堂在之前就有过讨论:是应该优先攻击陈庆之的北伐部队,还是先平定叛乱?最终,朝廷的决策是平叛。因为叛军声势浩大,史载有几十万人之多;而陈庆之只带着七千人的部队,用不着太过重视。

北魏朝廷没有想到的,只不过是陈庆之这区区几千人的部队,竟然能一路杀到洛阳,动摇了根本。

这个战争之外的政治因素,可能才是陈庆之取得战果的最大原因。

我们在思考陈庆之北伐大胜的原因时,不得不重视这一点:面对的敌人太弱太不专心,这是陈庆之能有绝世战功的一个原因。甚至于,可能是最主要原因。

他的战功,是在特定时期、特殊条件下的产物。

此后,随着北魏开始认真对待,尔朱荣亲率大军来袭,陈庆之的七千人根本就无从施展。

5.

行文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放结论了:

客观的说,陈庆之北伐的成功,确实展示了他一个作为名将的潜质。但是,他的战功却并不足以证明他能够跻身名将之列。

这话说起来有些绕口,有的读者甚至会感到疑惑:会什么要把这个事情搞得这么仔细?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

大家尽可以设想一下:陈庆之的北伐军如果再晚来三年,此时北魏因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已经大乱。那么,陈庆之只要手中有足够的筹码,应该就能取得堪比桓温、刘裕的功业。

又或者,陈庆之的北伐队伍不是只有区区七千人,而是像二十年前的临川王萧宏一样,手握几十万人,那么我们也大可以设想:即便彼时北魏尚属强势,但陈庆之应该也能取得不俗的战绩。

但问题是,历史没有如果。

陈庆之没有过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过那么好的机会。他的舞台实在有限,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施展空间。他能够在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已属幸运。

虽然这种幸运的底色,又是不幸的。

但人生大抵如此。

6.

如今网络上的陈庆之,其形象与田中芳树在《奔流》中的塑造大有交叠:白袍白马,带领三百白马骑士便奔向钟离,几乎靠着一人之力就击败了北魏浩浩几十万大军,扭转乾坤。

这种鲜衣怒马踏山河的形象,不得不说,实在是意气风发。

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中,陈庆之并没有参与钟离之战;萧梁的获胜,也不是靠的以少胜多,而是实力相当之下的大胜。但你还是忍不住会去相信小说的虚构,在脑海里构建起那个风云卷黄沙的画面。

因为在那个场景里,透过陈庆之潇洒的身影,你看到的是自己:谁家男儿不希望有这样一个高光时候,让原本平庸无奇的人生迸发出爆裂的光芒呢?哪怕只有一瞬,但只要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能让后世留下赞叹的声声惊呼,就都是值得的。

你我虽生而平凡,但都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

所以,即便那是虚构的,又有何妨?

虽然那个白色的背影已经远去,但我看在眼里,看到的分明是我自己。

既然现实已经如此残酷,那让我做一场大梦,又如何?

-Review-

二分天下后,殊途不同归

萧衍上位:残暴之君的终结

钟离之战:南北实力的再次逆转

-More-

欢迎点击文末的

“阅读原文”试试看

或者返回后台输入

数字“0”解锁新技能

文字内容原创

谢绝未经授权转载

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微博/知乎-

人间烟火在微博

文章备份在知乎

喻以流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