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财文字” “文化就是文化,人文思想的化身”
所谓毒书就是因为蕴含的毒素太多,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看了太多的毒书,中的毒也就越多,而更可悲的是一些含有毒素过多的名著借着名著的名气一代又一代的毒害着一个国家、民族,被毒害者居然浑然不知,反而对着毒书中的毒素顶礼膜拜并代代相传,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了。《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一种毒书。
刘备是个假善人书中将刘备写成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为了给义弟关羽报仇不惜动用举国之力伐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70万蜀军死伤无数。在刘备的眼里70万百姓之命不如他二弟关羽的命贵,这能算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吗?所以说刘备是个假善人。他的假善良和真狠毒还表现在对刘表的阴谋上,活脱脱的表现为一个假仁假义的阴险小人。
诸葛亮的假面具诸葛亮经过三国演义的美化,几乎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其实诸葛亮不但不爱民如子,还是个缺乏才能之人。一个爱民如子的领导者怎能动辄首先挑起战争,六出岐山、五次北伐,我们很难想象百姓在如此频繁的战争中的疾苦,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一个无视民生的战争狂人。说他是战争狂人,一是对战争狂热,二是对战争狂妄,但凡有点常识之人都会分析出六出祁山、屡战屡败的症结所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美化成都是功败垂成的天意如此,事实呢?历史的事实是“魏国的实力是三国中最大的,国泰民安、兵强马壮,根本是蜀国实力无法抗衡的”,因此书中被罗贯中贬低的司马懿每次都逢凶化吉,诸葛亮每次都功败垂成,这其实不是巧合和运气不佳,诸葛亮的失败是注定的,诸葛亮实质是一个不会审时度势的战争狂人。
关羽之毒关羽之毒是很强劲的,这种毒显示在狭隘的兄弟义气,却无国家、民族真正之大义。而恰恰这种狭隘之义却被历代帝王大加加冕,封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这种圣人光环是中华民族的大毒害。历朝历代的官僚们不讲国家、民族大义,无视法制、民生,只顾官官相护的见不得人的小团体义气;土匪、黑帮常常将关羽供奉为祖师爷,《水浒》梁山好汉们为了兄弟义气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关羽的忠义被历代帝王们诠释为对君王的愚忠,这样的忠是一种奴性的忠,这是民族之害,这样的祸害在千百年后的彭德怀这些人身上再现,此乃中华民族之大不幸。
《三国演义》使得中国厚黑学、阴谋学、急功好利盛行。
近些年,时髦《三国演义》现代化,用《三国演义》来谈经商、论人际关系的书层出不穷,特别以三国来诠释商战的书更是目不暇接。这是中国人对经商的最大误解,也说明了国人好用阴谋诡计的劣根性。事实上我们来分析分析国际上最成功的大企业、大企业家,他们的成功之路都是踏踏实实的一个一个脚印,很少有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就谈巴菲特来说,他的成功之处很简单,是一种真正的投资而不是投机,更不是炒股的“炒”。微软帝国靠的是强悍的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而不是三国式的阴谋诡计。无论是经商还是人生,最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而不是厚黑阴谋,用《三国演义》来指导经商和人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因此,对于《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有毒名著,我的建议是:不要将它抬得过高,对这样的名著狠狠贬低一下绝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敬,更不是不爱祖国文化,恰恰是更爱护传统,更爱护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分传统和现代的,传统文化和古旧文化是有区别的,古旧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伪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文化就是文化,人文思想的化身。
完
◎本文由中财论坛会员微风轻拂原创,本文有删减。
◎转载请联系中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