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最佳时期6年读了10000绘本

北京哪间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每次看到大家购买绘本的热情就能看得出,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视度。对我来说,父母阅读和亲子阅读都是越早越好,但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不少朋友就会问,为啥我这么重视亲子阅读,我家还不能自主阅读呢?那自主阅读多晚才不算晚呢?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1、自主阅读的能力基础

孩子的任何发展都是需要尊重节奏和规律的,我之前分享过,亲子阅读的八大阶段,还是很有必要进行重温一下的。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并不难,抓住亲子阅读8大关键阶段就可以

兴趣-理解-自主,这是个阶梯上升的阶段,肯定不能跳级的。那今天就再来拆分一下,孩子需要自主阅读的能力有哪些。

1、理解式阅读

这里扯出去说个小故事,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才3岁,和我说已经掌握了个英文单词量。

这肯定非常厉害啊,小D是纽约长大的,虽然没测过,我估计她才几百个吧。然后她问我,她女儿能否看得懂原版动画片《小鼠波波》,我和她说,那绝对没问题啊,根据这个单词量,这是游刃有余的。但她后来告诉我,她孩子不感兴趣,似乎不能完全理解。我就比较婉转地和她说,如果说,你觉得孩子不感兴趣是不理解,那么就说明,这个词汇量是有水分的,你的孩子只是有“输入式“词汇,但并没有转化为”输出式/理解式“词汇。

她想了一下后和我说,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的,她女儿学习这次词汇的方式是用词卡,也就是一个图片一个单词,一一对应,孩子都能说出来,她就以为她都掌握了。这个小故事就是想提醒大家,亲子阅读肯定需要花时间,需要一定的量的累积,但光有量是不够的,质是更加重要的。

“质”就是理解式阅读,孩子能够理解故事了,可以提问和回答一些和绘本相关的问题了,可以复述甚至改编听完的绘本故事了。尤其是提问这方面,大家不能只是满足孩子“是/不是”的回答。根据Bloom的思考能力六阶模型,举例和大家说了,不同阶段的提问技巧。

至今,我都觉得这篇是很经典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但我相信,不少朋友会觉得太烧脑了。那今天就来个简单粗暴的拆解。

提问第一阶段:是非题和选择题是不是小熊去野餐了?小熊是和小兔去野餐还是和小狗啊?

提问第二阶段:议论题小熊后来为什么不开心了呢?小兔是怎么安慰小熊的?小熊分别带了哪些食物去野餐?它遇到了哪些小伙伴?

提问第三阶段:应用题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对小兔说?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希望它的结尾会是怎样的?

当然啦,我又要再次强调,亲子阅读,永远“亲子”在前,学会这些方法不是要我们教条地、像机器人那样地和孩子们读书,而是在大家状态都对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的“顺势而为”。

2、认识一些基本字

这一点应该是大家都会了解的,既然是自主阅读,那么肯定需要一定的识字量作为基础。

但我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二条,就是希望大家明白,识字是辅助,阅读时候的“理解”才是关键。

因此,在亲子阅读时经常熟练运用上面的提问互动很关键,有不少孩子虽然年纪小,都不认识字,你会发现也完全可以结合图片,结合上下文“读懂”一些文章。

关于认字,我始终是一个观点,不能脱离使用语境,不然即使认识一千字,仍然可能是文盲。

可见,理解是自主阅读的“意愿”,识字只是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两者需要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光抓识字,孩子如果无法理解,那么这样的“自主阅读”,只是我们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不会有兴趣真正地自己读书。

2、“可上可下”阅读法

那也会遇到一部分朋友说,你上面说的两条我都做了,孩子理解力不错,也认识了几百的字,可为啥就是不爱自主阅读呢?

这里首先要先排查一下书籍的选择。

我们都有经验,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书籍,但并不是大部分人都能理解,这标准是根据孩子的“理解式阅读“的水平。

换句话说,这是我们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那个水平的书,那么如果要让孩子进行自主阅读,就需要“可上可下”。往下降维,选择低于孩子目前理解水平的书,也就是小时候的低幼书,图多字少,又是孩子熟悉的。

那为什么还要“往上够”呢?因为还有一类孩子是喜欢新鲜和挑战的,只要选择的题材他喜欢,那么他不介意结合上下文,连蒙带猜地读新书。

这类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桥梁书,是连接图画书和章节书之间的过渡。每家的孩子都不同,具体哪种方式合适,大家还是需要去尝试。

但不管怎么尝试,“理解式阅读”,也就是我们陪伴着孩子的亲子阅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立马就停止的。

3、阅读是成长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一句,有一些孩子会把亲子阅读当作和父母的亲密联结的途径。

因此你会发现,孩子啥都准备好了,就是不愿意自主阅读。

这并不说明他能力不行,但这说明,他仍然需要很多的情感养份。而换个角度,父母容易把“亲子阅读”当成任务,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