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里的ldquo山中宰相rd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suqitech.com/news/show-209062.html

隐士中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虽然没有官职,也不肯出来做官,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和官场断绝来往,反而往往和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甚至对政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之所以称他们为隐士,完全是因为他们过着貌似隐居的生活,但实际上早就已经入世了。陶弘景的事迹就很能说明这一点。陶弘景是丹阳人,他母亲曾经梦到青龙从她怀里出来,而且还有两个神仙手捧香炉来到她的房间,不久他母亲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他小时候有不同常人的想法,10岁的时候得到了葛洪的《神仙传》,不分白天黑夜地研读,从此有了养生的志向。他对别人说“:仰视青云,目睹太阳,感觉不是很遥远的事了。”长大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明朗俊秀,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宽广,身材修长,耳朵很大。他读书一万多卷,擅长下棋弹琴和草书隶书。陶弘景不到20岁的时候,萧道成当了宰相,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授予奉朝请的官职。他虽然生活在豪门之中,但关起门来不和其他人来往,只是以读书为最要紧的事,反而朝廷的礼仪和规章制度一般都要向他请教。后来陶弘景上表辞去了官职,皇帝同意了,并赏给他丝帛。等到他离开的时候,朝廷百官在征虏亭为他设宴饯行,因为人很多,帐篷设得太多,车马把道路都给堵塞住了,大家都说刘宋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盛况,朝野上下都觉得这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

瘗鹤铭南朝·梁陶弘景

从此,陶弘景就在句容的句曲山隐居了下来,他常常说:“这座山下面是道教的第八洞天,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从前汉代的时候有咸阳三茅君修炼成仙,来掌管这座山,所以叫它茅山。”他在山里修建了一座道观,自称华阳隐君。开始跟随东阳人孙游岳学习道家的符图经法,造访了许多名山,寻找仙药,每次经过山涧峡谷的时候,他都会端坐下来或者仰卧其中,吟咏盘旋而不能停止。当时沈约担任东阳太守,他认为陶弘景情操高尚,写信邀请,但陶弘景就是不去。陶弘景为人圆通,谨慎谦虚,事情的发展曲折在他心中跟明镜一样,遇到什么事他都一目了然,说话没有矛盾,即使有也会马上发现。后来宜都王被齐明帝杀害,当天晚上,陶弘景梦到宜都王前来和他告别,说了很多神奇古怪的事,醒来后他根据梦里的事写下了《梦记》这本书。他修筑了三层楼,陶弘景自己住在最上层,徒弟们住在中间那层,来访的宾客则住在最下面,于是他就这样和外人隔绝开了,只有一个家童在他身边伺候他。他很喜欢风吹松树的声音,每次听到这种声音都感到十分高兴愉快。有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泉水和石头之间游玩,看见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神仙。陶弘景喜欢著书立说,更喜欢追求奇怪的东西,他很爱惜时间,年纪越大越勤奋,尤其精通阴阳五行和风角星算还有山川地理、方图产物以及医术本草等方面的学问。他写了一本《帝代年历》,还制造过一台浑天仪,说那东西是“修炼道法所需要的,并不是仅仅史官才用。”

萧衍平定建康后,开始议论禅让的事。陶弘景听说后,四处援引图书和谶语,中间很多地方都有“梁”字,让弟子献给萧衍。萧衍和陶弘景老早就有交情,等到他当了皇帝后,和陶弘景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两人之间通信问候没有间断过。总是有达官贵人到陶家去拜访,所以后人才会给陶弘景取了个“山中宰相”的绰号。

后来陶弘景搬到茅山积金东边的小溪边居住。他擅长辟谷和气功等养生方法,所以过了80岁还显得很年轻,像少年一样。他十分羡慕和推崇汉代张良为人处世的方法,称赞“古代的贤人没有一个能和他相比的”。有一次做梦梦见佛祖传给他《菩提记》,并称他为胜力菩萨,他醒来后就跑到阿育王塔去发誓受戒,受了佛门五大戒。萧衍来到南徐州,对他的风采清名感到很钦佩,把他召到后堂,两人谈论了几天后才让他离去,非常敬重他。之后他派人送了两把宝刀给萧衍,一把名叫“善胜”,一把名叫“威胜”,都是难得的宝贝。

陶弘景在85岁那年去世,死的时候容貌颜色都没有变,身体弯曲伸直和平时一样,皇帝下诏赠他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皇宫里的官吏为他料理丧事。他曾经留下遗书要薄葬,他的弟子们就照他的吩咐办理了他的后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