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人,或许对于三国当中的一些将领的武力非常感兴趣。但是又有一些将领的身边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神秘的护卫。公认的三国的厉害的护卫,有典韦、许褚他们负责的是曹操的安全。刘备的身边有常山赵子龙护他周全。
但是曾经存在过几个组织,这些个组织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比如说袁绍身边的“河北四庭柱”,吕布身边的有“八健将”,另外还有一个人物,他身边有一个护卫精锐那就是“燕云十八骑”。这个组织在张飞的身边活跃,那么张飞的燕云十八骑,曾从吕布手中救出张飞,为何后来再也没出现?
首先分析燕云十八骑。
张飞的威名大家都是知道的,长坂坡上吓退曹操的数十万军队。归其根本就是他当阳桥下一声吼,曹操这边阵营也是火速撤退。三国演义中曾描述到关于曹操撤退的情景的。曹操害怕张飞的威名,听到是张飞之后,立刻骑马向西边逃去。连头上戴的冠簪,也都在逃跑的过程中掉落下来。这时候张辽、许褚追赶上曹操,帮忙拿着冠簪,这个时候的曹操也确实被吓得不轻。
在这里张飞的“燕云十八骑”出现过一次。跟随在张飞的身边,护卫张飞的安全,并且当作疑兵挡住曹操的进攻。
正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
张飞率十八骑断后,施计桥后烟尘滚滚,曹操见了不敢近,也是这十八骑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
另外一次是张飞丢失徐州的那一次。当时的张飞因为醉酒,打了吕布的鞭打了吕布的老丈人。并且言辞激烈侮辱了吕布,张飞的性格,大家也都很清楚。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开打,同时也是不管是非如何,只凭一人喜好来判断事情。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当中描述说:
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顾了。
在这里张飞醉酒,大失徐州。当吕布攻陷徐州的时候,张飞在燕云十八骑的保护之下,安全离开了徐州,去找刘备去回合去了。
其次那么张飞十八骑也就仅仅出现这两次,之后便没有了消息。那么最终这些人去了哪里呢?个人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最有可能的归处。
一、随着战争人数不断减少。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当中,每天都会发生战争。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战死哪一个会提前到来,更何况人数只有十八骑的护卫呢?他们一直跟随张飞,在刘备的创业过程中,张飞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这十八骑不可能完好无损地保持原状。其中有很多次,在张飞跟随刘备的过程中,经常是被动挨打。当时的刘备尚且不能自保,更何况这批护卫呢?然后在人数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也就渐渐的消失在蜀汉的创建历史中。
二、张飞喜好醉酒鞭打士卒。
张飞爱喝酒这个可能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经常醉酒打骂士兵,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丢失徐州就是因为醉酒打了吕布的老丈人,并且言辞侮辱了吕布。这导致刘备刚刚有了落脚之地,瞬间就在张飞的手中,无奈地交给了吕布。同样是因为醉酒,最终也因此丧失了性命。那么这些个护卫都是伴随在张飞的身边,试想,喝醉酒的张飞是谁也不管不顾的。
当年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在前往跟刘备去回合。遇到张飞,然后张飞二话没说,上来就打,问都不问。那“燕云十八骑”怎么可能受得了张飞的暴脾气。肯定有人会死在张飞的醉酒的项目当中。肯定有忠心留在张飞身边,但也不排除离开张飞,另谋出路。
三、年龄的增加,不得不选择离开。
人都有生老,更何况战场厮杀的武将呢?这批当初跟随张飞的十八骑,在跟随张飞这么多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得不选择退出历史的舞台。更何况年龄增长的张飞,后面的战斗力也开始慢慢的下降了。尤其是在醉酒之后,张飞被人杀害。按道理来说,有十八骑的安全护卫,张飞不应该会被杀害。
年龄在增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黄忠那样,宝刀不老。关羽也是因为年龄增加,在麦城初出城的的小路上,被东吴俘虏杀害了。
燕云十八骑或许因为年龄大了,只能选择离开张飞。去寻找自己的生活,正所谓“沧海茫茫,人生百态”,另外张飞的性格就决定了,身边终究没有靠得住的人留下来的。关羽就有所不同,身边有关平、周仓等人的存在,张飞身边有没有,个人是没有听到过。
所以关于张飞的燕云十八骑,曾从吕布手中救出张飞,为何后来再也没出现你怎么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