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平话武王伐纣书中的血亲复仇探析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平话《武王伐纣书》中的血亲复仇探析

文/蓝青

在伐纣故事流变中,平话《武王伐纣书》以其强烈的革命性备受学界肯定,但实际上平话作者在处理伐纣题材时必然面临着“弑君”的道德困境。元代民间艺人颇具开创性地虚构并强化血缘伦理关系,以血亲复仇来化解道德焦虑,这与元代法律对复仇的鼓励、民族压迫政策下忠君观念的淡漠以及民族矛盾的尖锐有着密切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平话《武王伐纣书》不仅在《封神演义》成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亦是元代讲史话本的典型代表。作为一部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在依傍史籍的同时多有发挥,体现出鲜明的民间叙事立场。《武王伐纣书》在情节和思想上对史传所做的改编,研究者们已做过不少探讨,如神怪情节的添加、战争场景的铺陈以及除暴立仁、因果报应、发迹变泰等民间观念的注入,但仍有一些细节变化尚未引起高度重视,血亲复仇就是一例。在《武王伐纣书》之前,没有一部典籍将伐纣战争与血亲复仇联系起来。平话则对血亲复仇极度高扬,甚至将其作为讨伐殷商的首要动因。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改变,其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及时代文化之间有何关系,学界鲜有论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武王伐纣书》中的血亲复仇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在比勘前代典籍的基础上揭示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并深入发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期对伐纣故事流变及平话研究有所助益。

一、从恭行天罚到血亲复仇

作为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尽管多有敷衍铺排,但毕竟以史籍为基础,像拘文王、刳比干、剖妇视胎、敲胫验髓等情节基本依傍历史。然而,《武王伐纣书》在伐纣动因上却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在平话之前的史籍中,武王伐纣系恭行天罚,是一场以有道伐无道的战争,其动因正如武王所言,乃纣王“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周书·泰誓》)[1]。《武王伐纣书》则一反史籍,有意虚构了一些情节,使伐纣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变为复仇故事。

首先来看姜皇后和殷交的故事。在平话之前的典籍中,从未出现过有关姜皇后和太子殷交的记载。纣王尽管暴虐无道,但并无杀妻斩子之举,平话则以相当长的篇幅虚构了姜皇后屈死、太子殷交为母报仇的故事。姜皇后的原型应为鬼侯(一说九侯)之女。《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2]《吕氏春秋·知化》载纣王“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3]《史记·殷本纪》:“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4]在东汉之前的典籍中,杀鬼侯女系纣王所为,与妲己并无干系。至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则将纣杀鬼侯女变成受妲己挑唆而为:“梅伯,纣之诸侯也。说鬼侯之女美好,纣受妲己之谮,以为不好,故杀梅伯以为醢”,“听妲己之谮,杀鬼侯之女以为脯,而取其所服之环也”[5]。另外,《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6]平话结合这些史料敷衍出费仲向西伯侯索玉钏、妲己将玉钏送与姜皇后以及妲己进谗使纣王杀皇后的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史籍中纣杀鬼侯女故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