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印就爱民歌那平板调调

  玉泉山西北,乌河川侧畔,省道从盂县东梁乡东梁村穿过。除了陆续而过的运煤车,毫无阻挡的劲风也直贯东西,夏日的燥热、冬日的凛冽村里人早习以为常。当地一首民歌就这样传唱着:正在院里刮起一股那风,忽刹地想起了心上的人。掉皮皮的油糕不圪想呀吃,不知道人家呀想咱呀不……

  12月1日,如约来到东梁村梁书印家中,看到记者冻得发抖,他脱口而出唱了这支小曲。在梁书印的印象中,这首《正在院里刮起一股风》,是当地传唱最广的小曲,也是盂县民歌的经典曲调之一。

  盂县民歌“活态流变、口耳相传”,起源年代无可考证,由百姓代代传唱,内容以劳作和生活为主。已经收集整理在盂县文化馆的民歌,主要有5个种类:劳动号子21首、秧歌13首、情歌首、山曲40首、小调80余首。如今,随着盂县民歌被收录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书印也从民歌爱好者成了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民歌在我们这儿俗称为‘小曲子’‘小调调’,一般都是劳动时即兴清唱,有独白也有对歌。”梁书印说。

  今年66岁的梁书印祖籍盂县北部,年少时随家人迁到了西部的东梁乡。原籍所在和东梁乡虽属同一个县,可在语言上有明显区别。

  “十几岁初来乍到,还没有完全懂得方言,就迷上了民歌。”梁书印回忆说,田地间劳作时,常常能听见山梁上、旷野间传来的小曲。唱西乡小曲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开头不挑高,结尾不拉长。不知这些“平板老调”,是咏感抒怀的歌曲,还是娓娓说道的故事,当时的他只觉得“越听越有味道”。

  不识字的梁书印,全凭着记忆背下这些小曲。对当地的言语还不算精通,他少不了要问村里人。有次他被一个词汇难住,就问几位正在下棋的老人。老人们被问得红了脸,当下批评他“小小年纪不学好,就知戏耍老人。”后来梁书印才知道,难住他的是一首情歌。从那以后,语音不周正的梁书印怕再闹出笑话,学民歌更是“加倍小心”,经常一个人偷偷唱。

  20多岁时的梁书印,有着最美好的记忆。收谷子的时候农家最累,但东梁村大队集体劳动的场景,他怎么也忘不了。人人拿着镰刀,起身割倒几把,弯腰捆在一处,一眼望不到头的穗浪随风起伏着,似乎在恣意嘲弄着手慢的人。这时侯,劳动号子最先响起:“大生产呀么嚯嘿、都争先呀么嚯嘿……”几轮唱罢,精神抖擞的人们往往会即兴发挥,唱起小曲。梁书印不会放过这些精神食粮,在劳动完回家的路上,会不知不觉把学到的小曲唱出来。

  “高兴就唱,不高兴了还能唱着解解闷。”唱歌天赋被人发现,梁书印终于打开了嗓子。他也开始明白,“民歌唱得就是率性,没有那许多规矩。”不过时代的发展没有给这些小曲留太多空间,梁书印回忆说,“文革”时有人说一些曲子显得庸俗,之后就没有人再敢唱。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在当地盛行起来,30多岁的梁书印才少了顾虑。但他唱的不是流行歌,而是肚子里憋了多年的平板调调。除此之外,梁书印还借鉴了流行歌曲直白的表达方式,大胆地编新词唱新歌。“你爱我来我爱你,至死也不说那拉倒的话”,一度成了他的“成名曲”。

  “后来人们都说,唱小曲的都是不起眼的人。”成家立业后,梁书印感到这种观念越来越强烈。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爱人也少不了发牢骚,奉劝他多“贪务正业”……

  “那些唱词容易编,但是曲调很难创作,不通音律、不懂文化的人端不起那碗饭。”梁书印一直认为,民歌曲调宛如天成,通俗好记而又传唱自然,虽然平淡无奇却不可多得。唱歌机会越来越少的他,只好开始四处拜访那些民歌老人,进行收集整理工作。

  6年前,县文化馆在搜集民歌时拜访了梁书印。当时,他能唱出的小曲已有多首,其中30多首是他自己填词创作的。而盂县民歌成为非遗项目后,这些平板调调才再次在村里传唱起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消夏晚会,梁书印和几个老伙计,每次都要登台献唱。更让他欣喜的是,“听小曲的比看戏的多”。

  “现在唱小曲,得跟上家具(乐器),总得观众爱听才行。”冬天的风刮过,门窗时不时抖动着,梁书印已经想着夏天,“过了年得加紧排练,这平板调调唱的多了,有心人听也能听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