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未肯收尽余寒
无端风雨
袅袅春幡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
描春贴春春日消息知多少
课程主题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廿四节气是依据“太阳黄经”划分,当太阳到达黄经°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研究成员
组长:朱凌暄、胡婧涵、黄雯婷
组员:何昀瀚、廖奕晨、熊可馨、梁书豪、李铭泽、熊俊翔、王熙雅、晏新维
课题分析
在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时历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正月一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研究过程
发布任务
创作花絮
成果展示
手抄报
手抄报作品
02
书法展示
绘画作品展示
课题小结
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同学们在对课题研究的同时,迎接着春姑娘的来临,探寻着她的芳踪,感受着她的气息,传扬着“春”的消息。
民俗活动舌尖春天
课程主题
从立春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复苏。时至立春,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大家来做一些关于春天的手工吧!
研究成员
组长:汪博、杜沛岩、龚著成
组员:殷本政、伍浩然、刘昊源、曽宸、魏梓钰、李梓萱、褚子妍、张芙嘉、熊轶扬、虞家傲、周予涵、黎金刚、万孟卓
研究目标
古时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现今立春日迎春虽不如从前隆重,但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仍有一些民俗遗存,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活动来迎接立春。同学们通过雕刻、炸春卷、做手账等方式庆祝春的到来。
研究过程
发布任务
制作花絮
成果展示
课题小结
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同学们做春饼、炸春卷,感受着传统民俗。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大家做手账记录春天的脚步,对于这个节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丰富多彩的手工,让少年们对春天有了更炽热的情感。
赏春踏春吟春处处芳香
课程主题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同学们种下了花,玩赏春天;“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少年们拍照摄影剪辑,把玩春天;“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心怀畅想的孩子们,为了春天赋了原创新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成员
组长:陶紫、陈帅宇、胡新昊
组员:喻子萌、张剀新、周立薇、刘柯妤、郭依一、王麒皓、涂一阳、夏文俊、余弘毅、徐煜昊、黄智森、熊可馨、汪博
研究目标
围绕“立春”这个主题,我们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艺术创想吗?这些创想能不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立春”这个节气呢?古人热爱春天,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我们能不能也动笔歌咏一下美好的春日呢?
研究过程
发布任务
成果展示
课题小结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辛勤的农民要准备播种,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每一块土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田野里有被唤醒的蛙叫声,河边的柳条慢慢披上了清新的绿芽,花儿也将被春风吹红。“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春天的美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在日历上翻去昨天的一页,时令已到了立春。“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也许是经历了冬天的严寒,所以在立春过后,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们的生命再一次得到升华,万物尽情展示它们的勃勃生机。立春就如同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让人无限憧憬,细心呵护;立春也如同新的一天刚刚开始,给人无限的活力,让人精神饱满!那么人生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踏入春天的第一天里,播下希望的种子,用心去耕耘和灌溉;“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你有什么目标或计划,那么就从此刻开始行动吧,一番辛勤努力过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统筹:集团少工委
编辑:卢荻、陈欢
来源:叠山路校区六(2)中队
审核:集团新闻中心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点击图片,解锁南师附小媒体矩阵,期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