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萧颖达传统战的政治权谋

摘要评语:南齐末年,皇帝萧宝卷猜忌大臣,先后杀死多名位高权重的部下(详细内容,参考文章《权力的恐惧:谁将打败最高权力者?》),在杀死宰相萧懿之后,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起兵造反。萧宝卷派遣将军刘山阳到江陵,与江陵将领萧颖胄共同讨伐萧衍。萧衍利用萧颖胄对齐帝的恐惧心理及刘山阳对萧颖胄的不信任,以部下王天虎离间双方。由于齐帝东昏侯滥杀大臣,萧颖胄见朝廷猜忌自己,被迫与萧衍造反,以萧衍亲信王天虎的人头取信刘山阳,然后袭杀之。在此次博弈中,萧衍对人心的把握极其娴熟,不战而破强敌,堪称政治统战的典范。

萧颖达,兰陵郡兰陵县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喜欢斗勇讲义气,起家于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年行荆州事,颖达也任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

齐朝末年多灾难,不能自保平安。适遇东昏(萧宝卷,齐帝,死后谥号东昏侯)遣辅国将军刘山阳为巴西太守,路过荆州,密令颖胄偷袭雍州。当时高祖(梁武帝萧衍)已有所防备了。于是派遣颖胄的亲信王天虎用书信来疑惑他,山阳到达后,果然不敢入城。颖胄一筹莫展之时,连夜派遣钱塘人朱景思叫来西中郎城局参军席阐文、咨议参军柳枕躲在书斋筹谋划策。

席阐文说:“萧雍州招兵买马,已非一日,江陵向来害怕襄阳人,他们因人多而不是对手,即使攻下了也必定不可控制,哪怕控制住了,到了冬天还是不被朝廷所容忍。现在如果杀了山阳,同雍州一起反叛,立天子以令诸侯,那么霸业可成了。山阳迟疑不定而不敢进,是不信任我。现在把天虎杀了送给他,那么他的疑虑便可打消。到时再来收拾他,是完全可以成功的。”柳枕也如此劝说。颖达说:“好。”等到天亮,颖胄对天虎说:“您与刘辅国相识,现在不得不借用您的头。”于是杀了天虎给山阳看。

(觉得内容好,就点一下广告吧!)

山阳大喜,轻装带领步骑兵数百人来到荆州。席阐文指挥士兵守在城门内,山阳的坐车刚过城门槛,城门随之关上,于是抓住并杀了他,将其首级送给高祖。且以奉南康王之议来告,高祖同意。

++++++++++++++++++++

王陶陶评语:

萧衍起兵雍州,志在灭齐。他深知其之优势不在兵力,而在于齐军诸将对自己未来前途的忧虑。

齐帝萧宝卷对有功之臣、有权之臣、有名之臣,无不猜忌滥杀,故统兵平叛的将帅最大之忧虑,不在叛军,而在于平叛之后自己名望攀升,恐为下一个被萧宝卷猜忌杀戮的对象(萧衍兄长萧懿平定崔慧景叛乱,但事后被萧宝卷猜忌杀死)。萧颖胄被齐帝委任讨伐萧衍的叛乱,他何尝不担心自己的下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萧衍的离间方能生效,刘山阳才能担忧萧颖胄的忠心是否可靠。刘山阳愈不入萧颖胄控制的江陵,萧颖胄就越感觉到齐帝对自己的猜忌,就会越忧虑自己的前途,就会越有跟随萧衍叛乱的胆气。萧衍的离间书信不过是撕开了口子,使得齐军相互残杀而已。

与之类似的是,彭城大败后,张良给英布的书信,同样起到了类似的离间效果,使得项羽舍刘邦而攻击英布,最终给了刘邦揣息的机会。

政治啊,就是人心利弊的把握,从古至今,莫衷一是。

更多内容,现代马基雅维利文章全集:《王陶陶文章全集》

更多内容,现代马基雅维利语音节目:《王陶陶语音全集》

(觉得内容好,就点一下广告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