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书这个概念,我是在孩子即将上小学时才接触到的,当时正在搜罗一些绘本之外孩子可以看的书籍。
这期间花了不少钱,也踩了一些坑,都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
孩子慢慢长大,在他们还没有达到纯文字阅读能力和耐心时,除了丰富多彩的绘本,还有什么书籍可以跟上即将上小学或者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阅读步伐呢?
“桥梁书”是欧美的分级阅读概念传入台湾后诞生的新词,先在台湾有了长足的发展,本土作家创作出不少优质作品,进而引进大陆。它的出现,是为了引导儿童阅读从亲子共读转入自主阅读,将阅读习惯从看图为主过渡为读文为主,主要针对6-8岁小学三年级之前的孩子。介于绘本和文字书之间,桥梁书具有如下特征:●依旧有大量的插图,但是图片是文字的辅助。
●文字量比绘本大,图书开本变小,页数普遍在以内。
●故事依旧以趣味性为主,贴近儿童生活经验。
●文字字号较大,每页文字量多数在一百来字以内,孩子可以较快速阅读完一本。
对于桥梁书的需求,我觉得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对文字书的接纳能力较强,家长可以不用刻意去强调桥梁书的必要性。它主要是针对那些对文字书比较排斥,接纳比较缓慢的孩子。1
1
1
有些桥梁书只做到了“形式上的合格”在最开始的摸索中,我主要寻找那些被贴上“桥梁书”标签的系列图书,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有些书虽然做到了控制文字和配图的比列,做到了控制每页文字内容在七八十字以内,但它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孩子能够轻易接受的。它只是形式上的桥梁书,其实适合更高龄一些的孩子。《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桥梁书》
例如这个系列,它将很多文学大家的文章收录进来,配上了精美的插画和宽松的排版设计,乍一看非常“桥梁书”。但是,等到孩子真正阅读里面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大部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些文章有鲁迅的《社戏》《百草园》,丰子恺的《忆儿时》《白鹅》,朱自清的《背影》等等。文章当然是好文章,但这些文章对于儿童来说,会存在一些阅读上的障碍。●文章表述及遣词造句非常成人化,且有时代背景差异,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文章的叙述铺陈有些缓慢,尤其是散文作品,儿童很难耐着性子自己看完。
所以,这一套书我买回家后,很快就被打入了冷宫,只能等孩子成熟一些再看。1
2
1
优质的桥梁书有共同的特质我费了很多精力继续搜罗,慢慢发现了不少很棒的“桥梁书”,它们不一定都有明显的标签,但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质。●内容有趣,多是神奇的故事,或者趣味科普。
●插画精美,排版疏朗,留白较多。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故事还是知识点,都能做到孩子可理解,可想象,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和生活经验。
下面我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介绍不同阅读难度的桥梁书。《绝非普通人》
页数:40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