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播放键收听美妙音乐
我似菖蒲草,稚驹不要尝。欣逢佳节日,出谷见阳光。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国人种菖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唐宋时期,文人将庭园中的菖蒲缩入案上山水,莳幽石,侣清泉,但借一抹青碧。
小斋之中,幽袅之时,对一盆细草菖蒲,倒是有一丝孤清的古意,似乎有那么一瞬可以与古人心意相通。
汲泉承露养菖蒲,古人将这种植物奉为君子,案头清供,欣赏菖蒲的幽姿,更看重菖蒲高洁的品性。
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菖蒲带着热烈的气息,与月令相宜。
荷花渐开的五月,被称作蒲月,采菖蒲与艾草簪门,是端午的习俗。
这种菖蒲不是文人盆玩之中的细叶幽草石菖蒲,长如剑,韧如丝,宽大肥厚的叶片更有朴拙的味道。
菖蒲、艾草、石榴、香蒲、蜀葵、栀子等都是初夏的莳花,应时的花草带着初夏的气息,催得时序流转,跌入夏日的灿然与苍莽之中,始知岁月深。
菖蒲极爱清水,生长在溪涧之中,生根于白石之上,有山林之气。
菖蒲又名溪荪,即溪边香草,很有幽致。
风和日丽,白云报幽石,满目苍翠,山间云雾缭绕,少有行人。
溪水泠泠处,有菖蒲如青玉。苍苔点点如画,菖蒲枕石漱流,水气弥漫,清气扑鼻。
弄香草,移石盆,佐以苍石,清泉,案上幽绿名目,寒碧入心,怡然不已。
菖蒲四时皆宜,正合幽人素心,宜明几幽窗,宜雨入翠微,宜雪夜谈禅,宜月沉碧梧,宜帘影悄静,细叶淡写,室如芝兰,清气淡而袅,薄薄的一层,朦胧地拂上心头。
宋代是菖蒲盆景兴盛的年代,文人极爱这种碧绿的香草,苏轼是其中之一。
北宋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途经湖北大冶慈湖,曾采得菖蒲数本,写下《石菖蒲赞》:“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不仅东坡爱菖蒲,弟弟苏辙也很喜欢菖蒲。苏辙蓄有一盆菖蒲多年,忽开花八九多,人以为瑞,苏辙即写诗吟咏:
石贫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韮叶铺。世说华开难值偶,天将寿考报勤劬。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限须。更尔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苏轼立即写诗唱和:
春荑夏英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金农画石菖蒲张耒《石菖蒲并序》云:“岁十月,冰霜大寒,吾庭之植物无不悴者。爰有瓦缶,置水斗许,间以水石,有草郁然,俯窥其根,与石相连络。其生意畅遂,颜色茂好,若夏雨解箨之竹,春田时泽之苗,问其名曰,是为石菖蒲”。
菖蒲四时皆绿,生于溪涧,耐苦寒,安淡泊,与文人追求的品德是相符的。
吴榖祥《清供图》
金农谓菖蒲“不逢知己不开花”,可见菖蒲少花,一旦开花,是很惊奇的事情。
《梁书》记载的太祖皇后张氏曾在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张氏十分惊讶,对侍者说:“你们见过吗?”
侍者都说没有见过,张氏说:“听说见到菖蒲花是祥瑞。”于是将菖蒲花取来食用,后来生下了高祖皇帝。
然而实际上菖蒲的确有可以食用,且有药用价值。
古人迷恋菖蒲,需要有诸多美好的附会。
他们认为菖蒲是神仙之草,吃了可以长寿,菖蒲又被誉为寿草。这并不是无迹可寻的,但诸多故事听起来十分缥缈。
《道藏·菖蒲传》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
取其根食用,味虽苦涩,不耐饮馔,然坚持数十年,即可长寿,有好颜色。
《神仙传》亦云:“咸阳王典食菖蒲得长生;安期生采一寸九节菖蒲服,仙去。”
《抱朴子》:“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冬袒不寒,日记万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