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陈书

一、书籍介绍

《陈书》,二十四史之一,由唐代姚思廉所撰,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陈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

它是二十四史里篇幅最小的一部,只有十六万字左右,如果只是大略的的看一下具体的情节构架,不到一天就能读完。作为一本史书,又为何如此短呢?原来,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二、作者经历

姚思廉,唐朝初期史学家,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姚思廉的父亲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全家迁到了北方,因此《唐书》中的《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因为姚思廉的父亲姚察在陈时期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因此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在唐朝李渊称帝后,又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的学士。

姚思廉在撰写史书的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著成了《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为二十四史之一。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三、目录简介

《陈书》含六卷本纪,三十篇列传,总共三十六篇,大致如下(中间略,不作详细例举):

卷一·本纪第一高祖上

卷二·本纪第二高祖下

卷三·本纪第三世祖

卷四·本纪第四废帝

卷五·本纪第五宣帝

卷六·本纪第六后主

卷七·列传第一高祖章皇后世祖沈皇后废帝王皇后高宗柳皇后后主沈皇后张贵妃

卷八·列传第二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

卷九·列传第三侯瑱欧阳頠子纥吴明彻裴子烈

卷十·列传第四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

卷十一·列传第五黄法 淳于量 章昭达

卷十二·列传第六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

卷十三·列传第七徐世谱鲁悉达周敷荀朗子法尚周炅

卷十四·列传第八衡阳献王昌南康愍王昙朗子方泰方庆

卷十五·列传第九陈拟 陈详 陈慧纪

……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九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四、版本优势

“百衲本”《二十四史》,是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初年在张元济主持下推出的影印版的“二十四史”。期间张元济耗费巨资搜访宋元善本,通过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版技术,历经十余年的努力而完成这项工作。

因各书底本多残缺不全,不得不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犹如僧侣之“百衲衣”,故名之曰“百衲本二十四史”。

百衲本对殿本、局本中的谬误有所匡正,对历史研究的功绩有目共睹,影响深巨,曾被史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最佳全本正史”,是中国史学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