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年轮刻下砥砺奋进的深深足迹,奔腾的江水见证赶超发展的孜孜追求。
“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过去5年来,南昌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发展实践,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VR产业从虚拟走向现实,南昌成为世界VR产业大会永久会址;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南昌成为全国重要手机生产基地;航空产业迅速腾飞,国产大飞机篆刻上南昌印记……5年来,南昌优势产业加速集聚集群,新经济突飞猛进,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公共交通更趋完备,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卫生“以克论净”……5年来,南昌市精雕细琢,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80个贫困村实现高质量退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年递增,公共卫生普惠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5年来,南昌各项民生指标迈上新台阶,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构建“全域党建”新格局,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常态化;出台南昌“人才新政”,奏响引才聚才强音……5年来,南昌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担当实干,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与时代共成长,与人民共呼吸,英雄城南昌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中不断强化着核心与支柱作用。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提档增速
9月16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南昌市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了南昌市该奖项零的突破,也是我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制造业企业。
晶能光电为何能异军突起?在晶能光电产品展厅,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CEO王敏经常会拿起一块小屏向参观者展示他心中的“未来之光”。这块样品屏,用的是晶能最新技术产品——硅衬底miniLED芯片。王敏说,在高端照明领域,现在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一部用的是晶能硅衬底LED闪光灯;在移动照明领域,全球每3个手电筒就有一个用的是晶能硅衬底LED芯片;汽车前大灯大功率LED光源方面,晶能在国内率先通过IATF体系认证并通过AECQ-产品认证,拿到进入汽车电子的两张“门票”。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硅衬底技术的日益成熟,LED赛道上原来由国外垄断的碳化硅衬底技术正逐步退出行业竞争。
8月26日下午,一趟满载台(套)江铃汽车轻卡CKD成套散件、货值近万美元的中远海运“江西制造”铁海联运专列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驶出,后续在厦门港接转中远海运海船至越南胡志明港。这是今年第31批江铃制造出口海外。据悉,今年上半年江铃出口整车1.6万余台,接近去年全年的整车出口量。
晶能光电之所以能在LED行业换道超车,依靠的是科技创新;江铃汽车畅销海外,离不开南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根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提高产业竞争力。五年来,南昌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链式化发展产业、生态化推进产业”,加速推进总量提升、园区提级、产业提质、项目提速、企业提档,“南昌制造”向“南昌智造”加速转型。
由“制造”走向“智造”,依靠的是创新。近年来,南昌着力推动现有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施了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分产业试点工作。同时,推进实施“一产一院”“一产一校”,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运行,为南昌发展现代制造业提供了科技赋能。5年来,南昌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指标等每年均名列全省第一。
此外,南昌市不断加快构建工业发展新体系,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工业比重由“十二五”末的29.4%提升至“十三五”末的41.4%。同时,鼓励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44X”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型。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1.9%,高新技术企业从家增至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家增至家。
年,全市已拥有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4个千亿级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91亿元,省会城市工业首位度进一步凸显。
尤为令人惊喜的是,南昌发扬敢为人先精神,以打造全球城市级VR产业基地为目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培育壮大虚拟现实产业,并充分运用世界VR产业大会成果,加快推动相关数字经济发展,让VR产业成为了南昌的新名片、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服务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新主角”,现代农业成为“三农”发展新业态。5年来,南昌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年的4.7:52.5:42.8优化为年的4.1:46.6:49.3,第三产业占比提升6.5个百分点,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型升级,产业强市之路越走越自信。
产业兴,则城市兴。在三大产业强力拉动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跨越亿元、亿元两个台阶,实现了城市量级的跃升;全市接连实现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9万元大关、财政收入跨越千亿元大关两个突破。
城市风景日日新幸福指数节节升
——文明创建润城惠民
9月24日,市民罗开辉家所在的南昌经开区蛟桥镇舍里甲社区南泥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期已拆除自搭房面积约平方米,将于9月30日之前完成,二期将于12月31日前完成。罗开辉开心地说:“家还是那个家,但感觉却是全新的。”
在南昌,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了千家万户。据统计,年,南昌改造老旧小区47个,涉及户数户;年,全力推进了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目前已基本完工;年,南昌计划对全市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居民户。
改造老旧小区,仅是南昌市创建工作的一角。年8月21日起,南昌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喜讯传来,南昌市民欢欣鼓舞。一直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都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项为民谋福祉的民心工程来抓实抓好,南昌市民既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共享者、受益者。
五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为民创建”的工作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快构建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不断用创建之“水”浇灌出城市文明之“花”,让群众充分享受城市生活的美好。
拓路建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10分钟上城市干线道路,20分钟上环城高速出城,市域范围内30分钟可达……近年来,南昌城市干线交通路网建设从未停歇,大手笔、大动作项目不断推出,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城市路网越织越密,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获得感、幸福感随之升级,城市框架也被不断拉大。
随着沿江南大道快速路、前湖大道快速路、昌南快速路等道路陆续通车,南昌市“十横十纵”的干线路网骨架逐步形成。一环闭环通行、二环和三环加速推进,主城区路网系统不断完善,主干道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伴随着连接赣江两岸的一座座大桥跨越江面,一条条过江通道次第开通,南昌从“滨江时代”迈向“跨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两岸共辉相得益彰。
快速发展的南昌需要地铁,这是一座城市的现实抉择。从城南开到城北,从城东开到城西,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组成的大运量骨干网络串联起南昌各个角落,活力四射。“十三五”期间,南昌地铁通车里程从“十二五”末的28.8公里增长到88.8公里,5年间增长了2倍多,今年底将达到公里。
城市发展到哪里,群众生活在哪里,公共交通就延伸到哪里。年,南昌市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目前,南昌公交运营线路条,公交场站个,公交车辆辆。年,公交专用道里程增至公里,公交营运线路条数增至条,线路总长度达公里,是年的1.4倍。
南昌已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租赁自行车为补充”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交通先行,区域融合活力十足。
近年来,从天上到地下,随着一批重大重点项目的建成,南昌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不断强化。
今日之南昌,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通航点增至88个,其中国内通航点73个、国外通航点15个。年,航空客货吞吐量分别为.7万人、18.2万吨,分别是年的1.2倍、3.6倍。国际班列走向世界,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开通了8条国际货运班列、5条铁海联运外贸班列,运行班列目前已突破列、9.9万标箱,货值29亿美元,航线辐射国内外,为全省优质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低价、便捷的大通道。
再看高铁。年,南昌实现了高铁“十”字形格局,而随着京九高铁、昌福高铁等建成运营,将形成“米”字形高铁路网。另外,京广高铁武汉至长沙段、武九高铁、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形成了一个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铁圈”,这为南昌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年接着一年创,一任接着一任干。再回首,百姓身边的一些细微变化,统计成数字,已成为巨变。
——五年来,南昌市完成建成区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市政管网及合流制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47公里。
——五年来,南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43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现零填埋。
——五年来,南昌市完成棚改拆迁面积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项目71个,建筑总规模万平方米,改善约8.5万户、60万市民的居住条件。
——五年来,南昌市不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目前城区公厕数量达座以上,形成10分钟步行如厕圈,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查找方便、管理有效、文明如厕”的目标。
——五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南昌市不断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全市新建公共停车场个、泊位个。
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个个公园星罗棋布,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今日之南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骨架路网快速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市民由衷感叹:“城市建设‘日日新’,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这就是全民创建的力量,这就是为民创建带来的幸福。
乡村振兴开新局金秋沃野丰收忙
——农民日子红红火火
又到一年秋分时,稻谷飘香说丰年。9月23日,南昌庆祝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新建区开幕,这是该市举办的第四个丰收节庆祝活动。活动中,本地特色有机农产品一应俱全,直播带货现场感十足,让人体验到不一样的激情与活力;丰收“笑脸墙”上,由百余张农林收获现场、农民喜笑颜开的照片组成了“丰收”二字,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浏览、打卡,好一幅丰收喜悦图。
庆祝农民丰收时,不忘脱贫攻坚路。脱贫攻坚期间,南昌始终坚持把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9月23日,在南昌县冈上镇合山村产业扶贫基地的花卉大棚内,脱贫户邹茶花正在忙着栽种花苗。自从村里兴建了花卉大棚,她每天都可以来这里上班,现在不仅脱了贫,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还可以照顾家里。”邹茶花脸上写满了幸福。
扶贫基地管理人员王玲香介绍,这个基地有多亩地、个大棚,主要种植孔雀草、鸡冠花、矮牵牛等花卉,带动了周边四五十户农户在这里工作。
合山村依托花卉苗木带动百姓脱贫,是南昌市推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通过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过程管理,切实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等问题,南昌市在精准施策上频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狠下功夫,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强化脱贫攻坚质量,让精准扶贫落地见效。
“十三五”期间,该市80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高质量退出,区域整体贫困彻底得到解决。现行标准下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高质量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全市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户通过产业、就业、光伏、扶贫扶志、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由年底的4元增至年底的元,年均增幅28%。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市下大力气防返贫。截至6月,全市累计消除了75户人返贫风险、户人致贫风险。
脱贫并不是终点,乡村振兴天地广。今年以来,南昌市严格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理性面对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今年以来,南昌市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向产业发展项目的倾斜力度,安排.53万元扶持壮大各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户实现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和扶贫产业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个,带动个村的户农户发展产业和实现就业,实现了“脱贫村有扶贫产业、脱贫户有增收门路”。
天蓝气清爽洪城水净鱼欢润民心
——生态南昌姹紫嫣红
傍晚,赣江南昌段,扬子洲渔业村2.6公里的水域里,不时出现长江江豚在此嬉戏觅食。它们时而成群跳跃,时而逐浪嬉戏,在江面掀起阵阵浪花。岸边则随处可见举着手机的市民和架起“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用欢呼声迎接着它们的每一次跳跃。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长江江豚畅游赣江,是对南昌市生态环境最好的肯定。
近年来,南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南昌因水而兴,建成区范围内水域面积约36.55平方公里,具有“一江三河串十湖”的独特城市格局。水生态之于南昌,是不能割舍的命脉。为了这一汪清水的澄澈,南昌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河湖水系治理大提升行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通过实施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南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5%,全面完成10处黑臭水体整治、6处劣V类水质断面整治;通过整治城市排污排水口,有效实施青山湖区、红谷滩区等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和扩容工程建设,前湖、乌沙河、西湖、蓑衣夹、青山闸排水口水质明显改善。今年1至6月,南昌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赣江干流10个断面中7个断面达Ⅱ类水质,国考断面优良率达90.9%。
今天,绿色,已成为南昌鲜明的“底色”。截至目前,南昌森林覆盖率为23.0%,全市活立木蓄积为.9万立方米。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72.38万亩左右,湿地面积稳定在15.33万公顷,湿地率达21.3%。走在南昌街头,绿树成荫。兼具“游憩、观赏、生态、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邮票绿地”、凸显“绿肺”地位的城市湿地,真正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开窗有景、出门见绿”的宜居环境,更多的绿色资源走进群众生活,增加了市民亲近自然、享受园林生活的获得感。
此外,南昌坚持打好净土保卫战。截至目前,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地下水国考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30%以内。通过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开展扬尘治理、汽车尾气管控、秸秆禁烧治理、燃煤锅炉治理及工业废气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一大批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南昌蓝”图片频频刷爆“朋友圈”。截至7月30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在中部六省会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例为91.4%,在中部六省会排名第一。
以生态为底,再加以文化点缀,今日之南昌,韵味十足。近年来,南昌多点发力打造“文化之城”,强力推进十大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推出香樟树、24小时智慧书屋、十大精品图书馆等文化工程,让文化越来越深入地惠及全体市民。同时,南昌还以公办民助的方式,创新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模式,启动了红色记忆展示馆、梁书美术馆、吴齐美术馆的建设,把高雅艺术送到群众身边。市民群众开始透过城市文化的繁荣,真切地感受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干部作风也是营商环境
“企业从有疑惑到现在已有多年,剩下的40%奖励金什么时候能返还?”“咱们有没有按照规定减免三个月的租金?”“为什么问题几年来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处理?有没有具体举措?”……在近日《南昌问政现场》节目直播现场,犀利而尖锐的提问让被问政单位负责人不停地脸红出汗。“节目真实、实事求是,提出的问题都是老百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