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陈庆之书童出身,书生统兵,前半生下棋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他文弱纤瘦,射箭拉不开弓,也射不穿一张小小的木片,骑马骑术也不娴熟,甚至连一个小兵都打不过的中年瘦弱老男人,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一名军人,更不要说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了。可是你想错了,他不但是将领,而且是千古名将,他的杀敌记录,估计无人能够匹敌。纵然杀神白起、霸王项羽,勇猛无比;尽管孙子、孔明,妙计百种,然而这个文弱书生在他们面前的战绩毫不逊色,甚至要远超他们!仅从陈庆之的个人情况来看,他的战绩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他就千古名将白马陈庆之。

陈庆之一开始并不勇冠三军的统帅,也不是战略家的统帅。早年出身微寒,在极其看重门阀的南北朝时期本来是没有机会发光的,但是因为他给还没有称帝时的梁武帝萧衍当过书僮,而且因为陪伺下围棋让武帝非常满意,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萧衍称帝后,给了18岁的他一个负责处理文书的官职,他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下棋,棋局如战场。在侍奉萧衍下棋的二十五年里,陈庆之一直站在旁边,眼观棋局,心无旁骛,思接万仞,神游八荒。二十五年的观棋岁月,让陈庆之收获颇丰。41岁一出场就震惊四座,一带兵就连战连捷,他的兵法战术肯定得之于这二十五年的参悟和感想。

普通六年(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去徐州受降,这是陈庆之第一次接触军事。徐州受降之后萧衍决定委派次子萧综接管徐州,刚还朝的陈庆之也被委以重任,领兵护送萧综上任。但当时北方被背叛的北魏岂肯善罢甘休,轻易就将重镇拱手让人?于是派出2万精兵进攻徐州。敌我兵力10比1,却没有让陈庆之畏首畏尾,没有犹豫直接下令向敌军大营发起总攻。一战北魏2万人马作鸟兽散。以一当十,这是陈庆之四十余年人生的第一战。同时这也是陈庆之军事生涯中和敌军实力最为接近的一次,但这次战役跟陈庆之后期指挥取得的辉煌战果相比,

大通二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人护送元颢北归。

中大通元年(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魏将丘大千率众7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颢遂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城南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2万,俘元晖业获,租车辆。梁军直趋洛阳,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

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今属河南)、虎牢(今荥阳西北汜水镇)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元颢攻占梁国后,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以据梁军。魏军兵锋甚锐,加上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时魏将上党王元天穆大军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增援杨昱。魏军共计30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时荥阳城未克,梁军将士皆恐,陈庆之解鞍秣马,亲自擂鼓攻城,只一鼓,梁军便悉数登城。勇士宋景休、鱼天愍首先登上城墙,梁军相继而入,遂克荣阳,俘杨昱。不久,元天穆等引20万援兵围城(其中有十五万是精锐的少数民族骑兵)。陈庆之遂率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陈庆之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

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4万攻克大梁,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虎牢,将克,忽闻元天穆北逃,自以为无后继,遂降于陈庆之。陈庆之带之众,从梁朝的小县攻打到北魏首都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梁武帝闻讯后,再次亲书诏书进行嘉勉,萧衍曾说:“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纵观历史,以书生统兵,不持武事却横扫六合的古往今来仅有两人,一个是我们伟大,另一个就是白袍陈庆之。甚至领袖毛泽东在读《梁书·陈庆之传》时挥毫写道:“千古之下,为之神往”的赞美之词。据说《琅琊榜》中的江左梅郎,就是海晏以白马陈庆之为原型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