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避讳,是一种不平等的要求,是一种权威的展示,它的宗旨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君王或者尊亲,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由此做了规定,人们在说话或者行文中,不得直呼或者直写其名,而要以别的字来取代的一种行为方式。
历史上历朝避讳的规定和要求,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避讳文化。
一、起源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论述到,人类社会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的目前实际存在的不平等,恰恰是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并随着这两者的发展而逐渐加深,最后在私有制和法律建立之后,确立成为永恒的合法现象。
所以,中国的避讳,也是在人类告别了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至于它的起源时间,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多种说法并存:
(一)、起源于夏朝:代表人物有清代的顾炎武、现代学者董作宾和台湾学者杨君实。
(二)、起源于商朝:代表人物有宋代张世南、现代学者屈万里和虞万里。
(三)、起源于周朝:代表人物有唐朝孔颖达、清朝赵翼、刘锡信、周榘和现代的胡适、陈垣。
(四)、起源于秦朝:代表人物有清朝袁枚,现代的郭沫若。
主流的观点以上述四类为主,他们都有打人的理论依据,都有大碗做支撑,但却不能使所有人都信服。
当然,还有持避讳由汉朝形成之说等,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但避讳之风至唐、宋开始盛行,到清朝达到极盛,这是大家所公认的。
二、避讳的类型和规则
中国古代的避讳类型众多,有地讳、君讳、考讳、民讳、名讳、内讳、偏讳、山讳、史讳、私讳、题讳、贤讳、尊讳等。
若按避讳的对象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类:
(一)、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东汉时期,为了避刘秀名讳,将“秀才”改为“茂才”;清乾隆曾下诏,春节的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就是为了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二)、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最有名的是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田登做州官时,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于是正月十五放花灯告示上公布:“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三)、讳圣贤:主要指避讳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名讳,也有避讳黄帝、周公和老子名讳的做法。
(四)、讳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属于“家讳”或者“私讳”范畴。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对方长辈之讳,否则就是失礼的表现。
三、避讳的具体方法
古人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总结出三种避讳方法,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一)、改字法:就是用同义或同音字来代替本字,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为避皇帝之讳而改姓。实例:东汉明帝名庄,班固撰《汉书》,称“庄子”为“严子”。
2、为避名讳而改原名的。实例:西汉末年的孔莽,为避王莽之讳,遂改名为孔均。
3、改官名或者爵位名称。实例:唐朝时期,为避李世民名讳,将沿用了多年的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之为“户部”。
4、改地名。实例:西汉,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5、如果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这时候对不起,古人也要让路,也要进行避讳。实例:宋仁宗名祯,宋朝欧阳修在撰写《新唐书》时,将唐太宗“贞观”年号,改成了“真观”或者“正观”。
6、改干支。即将干支名称有固定的字给改掉。实例:唐高祖李渊之父大名李。那么,对不起,一律让道,后来唐朝官修《晋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等“八史”时,凡是遇到“丙”字,都该做“景”。如“丙辰”作“景辰”,“丙子”作“景子”等。
7、改物名。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镏,就因为他的“镏”字和石榴的“榴”字同音,便改成另一个称呼“金樱”。没有史学功底的人,读到金樱恐怕都不知为何物。
(二)、缺笔法:就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起始于唐初,到宋朝以后十分流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人们为了避讳,将“世”字写作“卅”,遇到“民”字,则如图所示,少一笔。
(三)、空字法:就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实例: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魏征在编纂《隋书》时,将韩擒虎的“虎”字省略,变成了韩擒二字。
四、避讳给后人带来的危害性
由于避讳的存在,随着朝代的更替,日积月累,避讳的字越来越多,据统计,到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个。由此造成了文字混乱,史实淆乱,给人们阅读、整理和研究古籍带来了困难。
唐朝以前,关于避讳,官方虽然也做要求,但是并不十分严格。到了唐朝,避讳的习俗变成法律的形式由朝廷颁布,这样一来,有不少人因不慎触讳而丢官去职,断送了仕途。
再往下传,到了清朝,特别是康熙到乾隆的这年中,大兴文字狱,对皇家的避讳成为限制文人写作的桎梏。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满族人等少数民族,过去都被中原的汉朝廷给予贬称,什么胡、夷、虏、狄等字,这时期和皇帝的名讳一样,都成了避讳的禁忌字眼。
如此一来,当时的文人著书立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字的疏漏,就会惹来滔天大祸。
因为违反名讳规定,造成文字狱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对朝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十分不满,他通过个人收集资料,编写了一部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书稿刊印后,因发现书中用的南明年号,其中还涉及多尔衮的不轨之事,康熙闻知后十分震怒,立即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家族男子凡年满十六岁以上者均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幼子,则发给朝廷的功臣,去作了奴仆。
乾隆年间,江西举子王锡候编写《字贯》(就是现在的《新华字典》),里头触犯了康熙、乾隆的名讳,被满门抄斩。
五、避讳学的积极意义
虽然各朝的讳字不同,但都有规律可寻。天长日久,后人都总结出一套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一来,虽然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可是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熟悉它的规律,能够熟练的掌握它,就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甚至可以识别其真伪。
古来造假者,往往图一时之快,况且由于年代久远了,造假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他们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
有时候出现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从这些蛛丝马迹中,专家一眼就能看出端倪,从而鉴别出作品的真伪。
古今学者对避讳学的研究,在考古学和校勘学的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运用实例:
北大藏汉简《老子》中,里头避讳“邦”字,遇邦字就用国字代替,但却不避讳汉惠帝刘盈的名讳“盈”字,也不避汉文帝名讳“恒”和汉景帝名讳“启”。
那么我们据此就可以推断出,此抄本的出现,当在汉高祖在位之时或以后、但是在汉惠帝继位以前。
如何利用这些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进行可靠地断代,也是目前学术界熟练运用的一门技术。
结语:
总之,深入研究中国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人事关系和社会形态,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由研究古代的避讳学说,而现成的“避讳学”,目前成了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掌握这一门技艺,对我们的考古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什么叫“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深入研究“避讳”的学问,就是一个古为今用最恰如其分的运用典范。
参考资料:
《陔余丛考·避讳》清·赵翼《史讳举例》现代·陈垣《讳不始于周人辨》现代·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