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一、名词解释
1诸:之于。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诸下注曰:因之训诸为众。或训为之。或训为之于。则于双声叠韵求之。
2俱道:与道,合道。如《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3适往:来往,来去。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许意意盖以之与往稍別。逝、徂、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
4着手。触手。如唐代王勃《采莲赋》:丝着手而偏遶,刺牵衣而屡襞。
二、大意浅说
所谓自然。即天然,非人为的。于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说:“夫岂外饰,盖自然耳。”。于是宋代欧阳修在《明用》中说:“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自然”在古代中国代表一种理想主义情怀的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源自道家思想所提倡的任乎自然,无为而为。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比喻极易获得,大概意思是说,美好的诗境是自然而然的,是意象自生的,所以不必着意去别处搜寻,只需俯下身段,随手拾得。
就好像《汉书·夏侯胜传》所说:“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唐代颜师古注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大概意思是,士人的毛病在于不能通达经术;如果通达了,那么他取得功名就好像弯下腰拾取横在地上的草芥一样简单。
同理,司空图认为诗人之要害,在于不能通达诗学道理;如果通达了,那么他弯弯腰信手拈来就是美好的诗歌作品。
所以下二句接着说,若能与自然之道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也不用刻意修饰。就好像李白诗说的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句翻过来,也能说得通。如宋代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所说:“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
综述上言:
自然之诗品,俯下身段,随意拾取就是;不必在别处追寻,也不必与他人比较。
自然之诗意,有别于人情;唯有与自然之道和谐相处,与天地精神和善往来,才能体会它,运用它;就好像枯木触手而发芽,就好像百炼精钢触手而绕指柔;人情只是旁观者,自然之力才是创作的主人,或者说,上苍借诗人之手,化腐朽之物质为天地之神奇。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一、名词解释
1岁新:即新岁,新年。如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2真:自然之本质。
3不夺:坚定不移,不可改变。如汉代扬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
4易贫: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二、大意浅说
自然之诗品,就好像时机到了,鲜花自然会开放,旧岁自然会更新;这些属于自然呈现的美好境界,似乎并不为人力刻意所产生。
这些顺应时机,依托自然本质而呈现的境界,具有坚定不移,不可改变的特征;如果用人力勉强获取,那就不能长久了,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与消逝。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一、名词解释
1幽人:幽隐之人;隐士。语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2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如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3采苹:采集浮萍。语出《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4薄言:语气助词,语出《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5悠悠:闲适貌。如《梁书·张充传》:“若廼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悠悠琴酒,岫远谁来;灼灼文谈,空罢方寸。”
6天均:谓天然均平之理。语出《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成玄英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二、大意浅说
幽隐之士结庐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从人情世故中解脱出来,终日沉默寡言,守正得吉;雨后闲步,偶见溪岸苹草,信手采拾,亦非有意。
不要轻易将采萍的行为定义为俗人的饱腹之举;顺应自然之人,道韵在其体内流转不息,举手投足,言语颦笑,与自然之境界融为一体,两相无碍。
也就是说,人生于自然,本是自然之子,脱出凡尘之后,幽人空山过雨采苹,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样;成了自然境界的一部分,甚至成为自然境界的灵魂。
也就是说,创造自然品诗歌,并不一定要完全摒弃人情故事,纯以自然景物来呈现;而是说,让人情故事成为自然景物的一部分,甚至是自然景物灵性所在。
这就好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语话》中论述的“有我、无我”之分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也就是说,安排得当,情语即景语;人间之事,即自然之道。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夜色之下,那人与灯火,就好像一轮明月与秋江,仿佛生于天地之间,又长于天地之间的悠悠永恒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