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的童谣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在南北朝时,洛阳城内流传着一首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就是说不管你什么名将,多少人马,看见穿白袍的骑兵还是最好躲开,用来形容白袍军的威武、勇猛,这里所说的“白袍军”,就是梁朝名将白袍将军陈庆之和他率领的白袍军。

白袍军总共有七千人,他们都是白袍将军陈庆之从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人可以说是当时军队的精英,就像现在的特种部队一样。他们作战时身穿白袍,所以被人称白袍军,这支军队应该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支“敢死队”,他们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每次作战都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心,碰到这样的对手谁不害怕呀?

其实陈庆之本人也并不是武将出身说他身体文弱,不善骑射。就是这样一个文人,没想后来会建功疆场。陈庆之出身低微,在那个注重门第出身的时代,想出人头地简直太难了,仅仅靠自身努力远远不够,还得有贵人相助才行,其实无论哪个朝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陈庆之人生中的贵人就是梁武帝萧衍,陈庆之很小的时候,就做了萧衍的书僮,那时梁武帝萧衍还是南齐的雍州刺史。

陈庆之尽心侍候萧衍,深得萧衍喜爱,萧衍酷爱下棋,陈庆之就随时侍候在左右,萧衍经常下棋到天亮,别的下人都熬的受不了,唯独陈庆之始终精神饱满;长期的耳濡目染,陈庆之的棋艺也突飞猛进,经常陪梁武帝对奕,萧衍也非常喜欢他,在萧衍兴兵讨伐南齐时,任命陈庆之为主书,当时陈庆之只有十八岁。

公元年,陈庆之被梁武帝封为武威将军,开始了他从一个文官到武将的生涯,疆场上也从此诞生了一位叱诧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白袍将军。其实梁武帝封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并不是发现他有什么过人的军事才能,而只是单纯的喜欢他,故意提拔、重用他而已,但就是这个文弱的书生,在带兵方面却有了不俗的表现。

第一次带兵的陈庆之,被梁武帝派去接应投降的北魏徐州剌史元法僧,同时保护预章王萧综去接管徐州;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因预章王萧综的突然叛逃而失利,但陈庆之能够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最终率领部下全身而退,还拿下了魏国的两处营垒。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也充分展示了陈庆之非凡的军事才能,这可能是他将下棋对弈时的领悟,灵活地运用到实战之中了吧。

公元年,梁武帝派陈庆之和大将曹仲宗进攻北魏的涡阳。北魏派出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十五大军赶来支援,双方僵持不下。陈庆之决定主动出击,随之率军冲击敌方营帐,并将俘虏的头颅砍下摆在阵前,彻底击溃了魏军的心理防线,最后一举打败了魏军。

公元年,陈庆之率七千骑兵保护归顺的北海王元颢到洛阳去,一路上与北魏大军不断交战,北魏的睢阳太守丘大千,手下七万大军,竟被陈庆之的少数先锋部队就给打败了,连一天都不到就投降了;北魏又派出元晖业率领的两万大军来拦截,同样是不堪一击,元晖业也被陈庆之活捉了。

这一次,陈庆之仅靠七千白袍军,一路上与北魏三十万大军激战,竟然将其一一打败,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神话,这可能就是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七千个统一着装还不要命的人,一齐上阵冲杀,谁遇到也不好受呀!

陈庆之个人武力值并不高,甚至还很文弱,连普通的弓弩都难拉开,但他却是一位善于带兵的将才,他有胆识、善谋略,《梁书》记载其:“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说明他深受将士爱戴,士兵愿意为其拼命,这其实也是每一位带兵的将领,都应该具备的本领,陈庆之的带兵之道,也的确有后世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