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梁书 >> 梁书知识 >> 二十四史全译概述

二十四史全译概述

《二十四史全译》,江先生题写书名,许嘉璐主编,同心出版社年12月第1版,88册。二十四史全书多万字,译文近万字,原文和译文总数逾1亿字。

先后参加二十四史翻译的人员,主要来自七所大学的古籍研究所多位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年启动,历时13年完成。翻译工程先由一家民营企业投资,后来投资企业破产,翻译人员也面临诸多困难,交稿时间延迟。随后获得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南山投资有限公司杨冠山先生、北京北纬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杨冠群先生、冠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杨冠平先生投资支持,三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北京古今出版策划有限公司。孟繁华先生担任译者和出资者之间的协调人。之后又有西南师大、华中师大、广州师院参与翻译工作。

《二十四史全译》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译稿首查是否齐、清、定,次查翻译质量。《二十四史全译》以直译为主,要求让原文的字句基本上在译文中落实,译文中的字句在原文里基本上能找得到根据。直译并不等于译文的语句和原文一对一,一词不能加,一字不能减。自古训诂家注释或翻译文献(例如“章句”之学)无不根据文意适当增减。所谓增,即由于古今语言或表达习惯的差异,翻译时往往需要把古文中隐去或隐含的词语也译出来;所谓减,即把原文重复而译文不很需要的词语省去。

《二十四史全译》顾问:原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周林,北京大学教授邓广铭、阴法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兹全。四位先生有会必到,有意见就提,而且亲自审阅、修改样稿。遗憾的是,在该书完稿时,周林、邓广铭、阴法鲁三位先生已先后去世。

《二十四史全译》书稿完成后,3年7月15日许嘉璐在其“日读一卷”书屋作序。

《二十四史全译》在版式方面,对二十四史的纪志表传、标题序号、标题的文字内容进行了调整统一。由于该书内容浩繁,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错字、内容脱落、录入错误等瑕疵。

各书主编和译者如下:

1.《史记》全译主编:安平秋。译者:杨海峥、曹亦冰、王志平、郭涛。

2.《汉书》全译主编:安平秋、张传玺。译者:卢伟、李宇、顾永新、曹亦冰、杨海峥、王志平、郭涛、张怡青、张海青、陈秉才、刘曙光、于振波、龚汝富、冷鹏飞、王淑珍。

3.《后汉书》全译主编:许嘉璐。译者:陈小盟、崔湜、谢纪锋、朱瑞平、冯建民、陈鸿彝、任明、严学军、朱小健、胡和平、邱居里、尚俊生。

4.《三国志》全译主编:许嘉璐。译者:史建桥、解冰。

5.《晋书》全译主编:许嘉璐。译者:朱瑞平、张和生、易敏、李林、张猛、周信炎、郭树群、漆永祥、黄凤显、朱玫、王清淮、李培芬。

6.《宋书》全译主编:杨忠。译者:周国林、郭盛炽、董恩林、李国祥、陈蔚松、吴大逵、超茶英、余光煜、卢仙文、王德保、余让尧、马秀娟、石世华、廖振佑、孙力平、梅俊道、凌左义、陈东有、文师华、汪少华、沈重。

7.《南齐书》全译主编:杨忠。译者:刘玉才、王义谋、石世华。

8.《梁书》全译主编:杨忠。译者:谭汉生、周国生、杨忠、胡茜、廖晓桦、兰瑞、余让尧。

9.《陈书》全译主编:杨忠。译者:王义谋、王德保、张贤蓉、郭松柏、石世华、周国林。

10.《魏书》全译主编:周国林。译者:周国林、孙湘云、匡鹏飞、刘敏芝、王洪涌、王延武、余和祥、崔曙庭、董恩林、王武子、刘韶军、赵泽光。

11.《北齐书》全译主编:许嘉璐。译者:史建桥、陈鸿彝、朱玫、苏保荣、武建宇。

12.《周书》全译主编:孙雍长。译者:徐奇堂、郑文澜、纪德君、罗会同、刘汉东、孙雍长。

13.《隋书》全译主编:许嘉璐。译者:解冰、谢纪锋、杨洪林、赵隄、钱兵山、崔玉生、郭树群、钮卫星、卢仙文、李鸣、史建桥、王永强、王清淮、李长庚、熊焰、郭剑英、罗维明、魏达纯、江晓原。

14.《南史》全译主编:杨忠。译者:马启俊、刘玉才、王建莉、王德保、孙湘云、秦良、梅俊道、凌左义、余光煜、余让尧、叶树发、周国林、杜华云、戴训超、闵定庆、刘友林、胡迎建、孙晓梅、沈重。

15.《北史》全译主编:周国林。译者:李国详、周国林、顾志华、李晓明、谭汉生、高华平、贾国伟、姚伟钧、杨昶、何宗旺、王玉德、赖玉勤。

16.《旧唐书》全译主编:黄永年。译者:赵望秦、贾二强、龚祖培、黄永年、黄寿成、辛德勇、毛双民、陆三强、王雪玲、李成甲、张艳云、马雪芹、焦杰、王其祎、段塔丽、周晓薇、张萍、薛平栓、宋平生、牛致功、雷巧玲、纪志刚、袁敏、曲安京。

17.《新唐书》全译主编:黄永年。译者:赵望秦、贾二强、龚祖培、黄永年、黄寿成、辛德勇、毛双民、陆三强、王雪玲、李成甲、张艳云、马雪芹、焦杰、王其祎、段塔丽、周晓薇、张萍、薛平栓、宋平生、牛致功、雷巧玲、纪志刚、袁敏、曲安京。

18.《旧五代史》全译主编:曾枣庄。译者:田农、曾涛、刁忠民、郭齐、郭声波、曾枣庄、李文泽、杨世文、吴洪泽、王晓波。

19.《新五代史》全译主编:曾枣庄。译者:田农、曾涛、刁忠民、郭齐、郭声波、曾枣庄、李文泽、杨世文、吴洪泽、王晓波。

20.《宋史》全译主编:倪其心。译者:倪其心、李更、陈捷、顾永新、曹道衡、黄晓琴、刘建梅、吕玉兰、杨丽娇、陈晓强、赵燕、王学晋、于洁、汪圣铎、张耕、王丽萍、舒雅丽、卢华岩、张和生、刘瑛、许红霞、王岚、刘虹、宁德卫、陈晓兰、刘宁、吴鸥、马辛民、刘延捷、李晋卿、阎万钧、贺嗣真、曹霜霜、赵二冬、张羿、海毓珹、袁明望。

21.《辽史》全译主编:曾枣庄。译者:郭齐、郭声波、吴洪泽、刁忠民。

22.《金史》全译主编:曾枣庄。译者:祝尚书、田农、刁忠民、杨世文、屈超立、杨洪林、尹波、曾涛、王晓波、李文泽。

23.《元史》全译主编;李修生。译者:龙德寿、樊善国、李梦生、崔文印、李真瑜、赵清永、董明、李仲祥、曾贻芬、李鸣、卓连营、李军、张文澍、何本方、邓瑞全、周少川、赵伯陶、李季箴、彭久安、杨玉芬、罗超、陈芳岚、邱居里、徐勇、张立生、朱瑞平、郭立杰、郭士模、陈可、陈小监。

24.《明史》全译主编:章培恒、喻遂生。译者:韩结根、毛远明、苏文英、欧昌俊、孟美菊、唐建金、周勤、李明晓、王建明、黄毅、董艳艳、于正安、陈正宏、刘小文、赵立伟、邓飞、朱邦薇、朱元寅、郑利华、张国艳、郭凤花、唐瑛、马美信、鲍道苏、乐秀拔、喻遂生、朱习文、甘露、贾燕子、李海霞、廖强、虎维铎、唐光荣、陈晓华。

以上涉及的有关人员,重史资史学史译史传史行史,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堪可青史留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