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经典佳句30条,都是高考作文

读史令人聪明,

《二十四史》中藏着很多为人处事的机灵,

读懂了这些,受益终生。

1

义感正人,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也许感激正人,益处也许感激小人。

2

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刘隗传记》

译文:过于刚正就会折断,极端明察就没有徒弟。

3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江夷传》

译文:经管国度的事理是给民以食品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竭诚,才也许饰之以文。

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传记》

译文:伶俐的人在上千次思索中,总会有一次错误;愚昧的人在上千次思索中,总会有一次成就。

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风趣传记》,原出《论语.秦伯》

译文:鸟将要死的功夫,它的啼声是哀伤的;人将要死的功夫,他的话也是爽快的。

6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成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期盼从污浊的泉源流出清晰的泉水,期盼歪曲的形骸有笔挺的影子,这都是不成能的。

7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蒙昧?

——《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晓得、地晓得、我晓得、你晓得,怎样能说没人晓得呢?

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期盼获得内里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

宜小心翼翼,小心翼翼。战颤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理当像面对着深谷和在薄冰上行走相同惶惶不安,惧怕得抖动,一天比一天越发审慎。

10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传记》

译文:(人生一生,不过是在寻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适合品德的人材会繁荣,不服从品德的人肯定覆灭。

12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景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基,是百姓赖以生计的衣食原因。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汉书·成帝纪》原出《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了差错,而不改过,这才叫差错。

14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美味;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酷寒的气候,人们不会去等候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装(慌不择路);人在饥饿的功夫,不会去等候甘美的食品(寒不择衣);人在啼饥号寒之时,也就不会思索到廉耻之心了。

15

先下手为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籍传》

译文:先反击就可以征服仇人,随后应战只会被管制。

16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危险还没造成时就可以猜测到,机灵的人在灾难还未产生时就会有所发觉。

17

患人知从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耽心的是人们晓得行进却不晓得撤退,晓得索要却不晓得知足,于是才会有受穷困凌辱的差错,才会有造成懊悔的差错。

18

书本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

——《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关于念书这件事,耽心的是人们不喜好它,喜好它是没有甚么戕害的。

19

成败相因,理偶尔泰。

——《南史·宋本纪》

译文:胜利与失利互为因果关连,世事不会永久太安宁稳。

20

人遗后代以财,我遗之以清洁。

——《梁書·徐勉传》

译文:別人都把錢財留給子孫,我把清洁的做品德质留给后代。

21

负薪救火,救火投薪,以暴易暴,与乱同志,莫可测也,后裔何观!

——《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料去救火,扬起开水来止沸,用残酷来取代残酷,与正本的混乱同出一辙,其恶果之严峻是很难测的,云云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尚有甚么可显示的呢?

22

居官当廉明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理当正直平正,对峙本人的操守,不要由于贪财而丧身败家。

23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久盘算的人不该为刻下的一点牢骚而耽忧,做大事的人不用顾及一些轻微杂事。

24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

——《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稀奇制服):会萃在一同的功夫宛若山丘相同不成震动,散开的功夫又如风雨相同无处不在,行动也许像闪电相同赶快,行动也许像鹰鹘相同敏锐。

25

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本人行事都不正,怎样请求天下的人行动正直呢?

26

馨南山之竹,书罪无量;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过;放尽东海之水也没法流完劣行!(恶积祸满)

27

以铜为镜,也许正衣冠;以古为镜,也许知枯荣;以人为镜,也许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做镜子,也许正直衣服和帽子;以史书做镜子,也许晓得荣枯和更替;以人做镜子,也许领略得失。

28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传记》

译文:居高位肯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范它溢出来。

29

智者弃短取长,甚至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伶俐人遗弃弱点,表现甜头,以此来获取胜利。

30

正人立品,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译文:正人在社会上驻足成名,即使须要教养的品格有不少方面,但惟有诚和孝才是最要紧的。

没有天生的信念,惟有不休培植的信念。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