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故居,时代为清代重修,位于距莒县县城9公里的浮来山,为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曾经栖身之处。
刘勰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以完成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著称于世。《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生于公元年,卒于到年之间,一生历经南朝之宋、齐、梁三朝,汉城阳王后裔。自幼丧父,二十岁时又丧母,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他于三十多岁时完成了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晚年出家,法号慧地,栖息定林寺,埋头校经,圆寂后葬于寺西塔林。《梁书·刘勰传》谓刘勰有文集行于世,但在《隋书》就已不见记载,现传世的刘勰著作以《文心雕龙》最为著名,全书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为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已被译成日、英、意大利、捷克、韩等语种,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