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梁书 >> 梁书名言 >> 民间故事仙仆

民间故事仙仆

南北朝梁朝年间,著名方士陶弘景隐居在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德高望重,法力高深,深得梁武帝萧衍崇敬。

《梁书》记载,梁武帝在处理国家大事遇到难处之时,便会派人去茅山询问陶弘景的意见,因此陶弘景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名扬天下,弟子众多,然而最出名的却不是他的弟子,而是服侍他饮食起居的一个仆人,这个仆人名叫桓闿。

桓闿这个人很神秘,史料没有记载他的家境出身,只说他是陶弘景众多仆人之一,跟着陶弘景在茅山居住了十几年。

桓闿为人忠厚老实,平时除了给陶弘景端茶倒水,洒扫庭院之外,一句废话也不多说,陶弘景也只是把他当成普通下人看待。

这一天,忽然从天上飞下两个青衣童子,一只巨大的仙鹤,一起落在陶弘景隐居的院子里面。此时陶弘景已经修仙多年,他见天上的仙童白鹤下降,以为是来接引自己白日飞升的,心中大喜,笑嘻嘻地来到外面,准备和仙童一起升天成仙。

谁知仙童对陶弘景摆手说:“陶先生,我们来接的不是你。太上老君下诏,让我们来这里接桓先生飞升。”陶弘景听了心中很是诧异,回答说:“上仙,我的弟子之中并没有姓桓的人啊,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仙童回答:“太上之命,岂能有错!”陶弘景寻思了一阵,忽然想起一个人,于是小声问仙童说:“您说的那个桓先生,难道是我家的仆人桓闿?”仙童回答:“正是此人!”

陶弘景大惊,这才知道这个杂役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连自己都骗过了。他叫来桓闿问道:“你是怎么修成大道的?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等神通?”

桓闿回答说:“我经常在干杂活之余练气修道,九年之前已经修出元婴,可以上天宫朝见玉帝和太上老君,只是没有告诉您。”

陶弘景听了心中很是纳闷,他问桓闿:“老朽修道几十年,颇有成就,如今已经七十三岁,为何你可以成仙,而我还要留滞在这红尘俗世?难道我犯了什么过错吗?”

桓闿回复道:“先生您的功德法力都很高深,可是您曾经写过一本《本草》,书里面把水蛭牛虻之类的昆虫都列为药材,虽然治好了人的病,却也导致这些昆虫大量被杀,等于是你犯了杀戒。上天将您的功过相抵,您还要再过十二年才能尸解成仙。”

陶弘景这才恍然大悟。桓闿说完之后,穿上仙童带来的无缝仙衣,骑上白鹤,和两位仙童冉冉飞空,成仙而去。

陶弘景经过桓闿的提醒,把《本草》之中的以昆虫做药材的药方,改成了植物类的药材,用来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十二年之后,陶弘景已经八十五岁,他自知大限将至,写了一首《告逝诗》,和诸位弟子告别,然后奄然坐化。

当时是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年),史料记载,陶弘景去世后“颜色不变,屈伸如常,香气累日,氤氲满山。”人们都说,他这是尸解成仙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