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长河史,共忆旧时事。古代趣闻与诗词将与大家一起回忆古人的各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本账号将为大家持续输出更多优质有趣的内容。
自古以来,文学多磨难,先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受后人诟病千古,再有“梁元帝焚书”中华文化再受重创,成为千古罪人。据史籍记载,梁元帝藏书共有十四万余册,而在其国破时,被其一朝焚毁。想想看,作为一国之君的藏书,又怎会是凡品,在十四万余册图书中,又有多少孤本,一火而焚之全部,又会使得中华文化遭受多大的重创,丢失多少中华文明,为后世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与梁元帝相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其面前都只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不值一提。至于秦始皇为何会“焚书坑儒”我们前面已经谈论过了,在此便不再重提,那么同样作为一国之君的梁元帝,又为何要焚书十四万余册呢?其中到底有何原因?还是说,梁元帝此举有何深意?亦或是他只是一时糊涂所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亡国之君,一时糊涂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自小酷爱读书,素有“才子皇帝”之称,因读书过度,导致一眼失明,后改为听书。在《梁书·元帝本纪》一书中称赞其:“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由此看来,“才子皇帝”并非空穴来风。那么他如此酷爱书籍,几乎是爱书成痴,又为何放火焚书呢?
若他安好,好好的依旧做着他的皇帝,他自然不可能做出焚书的蠢事,全部缘由,都从其与西魏的外交失败而来。西魏武力远远强于此时的南朝梁国,而梁元帝的外交失败,给了西魏一个很好的进攻理由,于是魏军一路南下,直攻此时的梁朝都城江陵。兵临城下,梁元帝自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亡国在即,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头脑一热,与其留着好处给西魏白拿,不如一把火把这些东西全部烧了。他却不知,他的这一把火是一场怎样的历史悲剧,十四万图书,随之成灰。
酷爱读书,携书赴死
再者,此时亡国,他必定作为俘虏,到时候依旧一死,还少不了多受一些屈辱,与其任人宰割,不如痛快一死。以火焚书,捐身赴火,与自己心爱的藏书一起“死去”,也是一种享受。作为“才子皇帝”一生爱书,又怎会轻易弃自己的爱书而去,而且,古人都相信,自己生前的东西是可以带到地下,继续享用的,否则又怎会死后在自己的陵寝中放入那么多的陪葬品呢?而此的梁元帝自然不可能等着下陵寝了,便以一火焚之,欲要携书赴死,但被左右阻拦。一场历史悲剧就此上演在他的眼前。
读书亡国,悔恨而已
最终,在史籍中记载,在其死前梁元帝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可见在梁元帝死前,他并没有正真明白他亡国的原因,反而怪罪到这些可怜而又无辜的图书身上,在他看来,是因他看书而亡国,然而,真的是因为如此吗?答案不置可否。所以笔者大胆猜测,“梁元帝焚书”除以上原因外,最大的可能,便是因为出于对这些图书的“痛恨”,这当真是因爱生恨,恐怖如斯。一场历史悲剧,群书哭泣,可惜的是,书的泪,灭不了焚烧的烈火。
漫漫长河史,多少历史的悲剧上演,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一场灾难,梁元帝焚书更不啻于一场浩劫。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多少是我们应该注意传承和发扬的,而又有多少被我们置之不理,渐渐遗失后才开始后悔的?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你这么看?欢迎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