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古镇文化走进梁元帝行宫

“临石渚其如镜,玩弱柳其犹丝。”这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在《玄览赋》中赞美优美的石渚湖的诗句。

梁元帝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名为萧绎,字世诚,自号金楼子,南兰陵(江苏常州)人。初封湘东郡王,普通七年()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郢、益、宁等六州诸军事。大宝三年(),击败侯景,称帝于江陵(今湖北荆州),梁朝第三任皇帝。

萧绎与定居望城石渚山的欧阳询家族关系密切。“柳暗花明风月多情钟石渚,地灵人杰江山博爱聚铜官”。“楷圣”欧阳询祖父欧阳頠,梁元帝曾称之为“匡济之才”,被授都督广、交等十九州诸军事,欧阳询在《艺文类聚》里也录有萧绎文章。相传萧绎曾受欧阳頠的邀请,来铜官研习书法,数次来石渚游览。萧绎被石渚湖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久久不愿意离去,便在石渚湖旁修建了一座行宫。想当年的一个春天,草长莺飞,春色满园,杨柳依依,梁元帝在行宫面对清澈明媚、波澜不惊的石渚湖水,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玄览赋》。

萧绎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天文、音律也很精通,由于博学多才,人们称其为“诗书画”三绝。萧绎喜欢文学,精通佛典,能诗能文,是一代才情帝王。萧绎喜欢藏书,到他江陵即位时,藏书已达14万卷;他更是痴迷读书,他经常让左右侍从读书给他听,而且“昼夜不绝”。萧绎四十六岁时,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他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他所著的《金楼子》一书,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梁书-元帝本记》评其“继长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

萧绎又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才子皇帝,表里不一”。在位时间前后不超过三年,却做出很多被后人所诟病的举动。他为人多猜忌,加上小的时候因病盲了一目,从此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为湘东王时,他娶了南朝齐太尉徐孝嗣孙女徐昭佩为正妻,两人一路共患难走过来,非但没有鹣鲽情深,反而变成了一对怨偶。徐娘做事大胆出格,屡屡用化半面妆的方式来讽刺他的一只眼,且好酒淫荡,与人私通,萧绎曾将徐昭佩幽禁在行宫里,徐妃后来投井而亡,井的遗迹保存了下来。他一生勤奋读书,失败之余,命人将所藏十四万卷图书焚烧个一干二净。

石渚沉幽碟梦鸳魂人半老,铜官揽胜龙鳞凤藻帝千秋。铜官窑古镇复建时,在石渚湖中的石渚岛上恢复了梁元帝行宫,从花鼓戏楼右前方的风雨桥走过去,出桥头即是。行宫还原了萧绎临石渚时杨柳依依之胜景,中央长廊陈列《职供图》及《玄览赋》石雕,彰显了元帝的天纵才情,长廊两侧分别为元帝与徐妃的寝宫和御书房。第三进正中间摆放的是梁元帝的湘绣像。出宫殿,是一尊梁元帝两米多高的汉白玉塑像,面向他钟情的石渚湖。

文:黄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