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瘟疫在古今中外的十一种称谓

瘟疫泛指致人死亡的恶行传染病,自文字诞生以来,就被人类记载。现代科学认为,瘟疫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古人没有显微镜,不能研究这么细致,于是便给不同的症状瘟疫以五花八门名字。

它们真是善变,真是可恶!

年12初新冠病毒爆发,至今3月有余。

其实何止古代,今天人们依然难以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瘟疫是比战争还可怕的对手——因为它们一直在进化。

我们盘点一下它们的古今中外称谓,好好了解这个不断进化的对手,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为了写出新意,我们从外国的开始说起)

一、外国瘟疫的古代称谓。

1、BlackDeath,黑死病。

黑死病即鼠疫,流行于14世纪的欧洲。造成欧洲及周边万人死亡,被誉为最严重的的瘟疫之一,因在患者晚期因皮下出血造成皮肤变黑而得名。

鼠疫目前已被有效控制。

黑死病

2、SmallPox,即天花。

古埃及被认为可能是它的起源地,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便有明显的脓疱痕迹。早期的中国和印度亦有记载天花,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天花于世界多个地方大流行,并夺取了无数人的性命(尤其是儿童)。

通过接种牛痘,天花已被认为全球绝迹。

3、SpanishFlu,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爆发于年1月至年12月,属于H1N1甲型流感,夺去了超过万人的性命。和普通感冒相比0.1%的致死率相比,西班牙流感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感染率也达到了5%。

二、中国瘟疫的古代称谓。

中国因为历史记载极悠久丰富,所以对瘟疫有9中以上的称谓。

1、疠疾,疠气

《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疠疾。”贾公彦疏:“疠谓疠疫……疠气与人为疫。”

《元史》: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

此外,还有疠风等说法。

2、伤寒

《伤寒杂病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3、温疫(同瘟疫)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在史籍中,通常还把温疫,简化成“疫”。

4、五疫,五疠

中医认为瘟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

《类经》: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5、时疫,时行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

古代瘟疫

6、疫疹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在书中指出“(疫疹)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

7、痘症,即天花。

《明史》:朔漠素無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輒死。

8、疟疾

《梁书》: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任,郡境无复疟疾。

三、面对进化的瘟疫,我们永不能掉以轻心

人类由猿到人只有万年的历史,有文字的历史不过、年。而微生物在地球的历史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瘟疫是人类最悠久、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年非典,年新冠病毒,病毒一直在进化…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