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补土利水渗湿用茯苓,药食同源脾胃好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茯苓经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诗句中,如西汉《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唐代诗人李商隐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因茯苓与青松相伴而生,所以,茯苓自古以来被视为延寿之品。魏晋时期,服用茯苓已蔚然成风,南朝陶弘景辞官隐退后,梁武帝令“每月赐给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梁书·陶弘景传》)。宋代苏东坡在《服茯苓赋》及《东坡杂记》中这样记载:“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身价倍增,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如今,茯苓饼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吃食品了。

茯苓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茯苓是消水肿很好的一味中药,因为茯苓性味甘淡,入脾肾,具有补益和渗泄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祛邪的同时不伤正气,这也是茯苓亦药亦食的原因。从本草学的角度解释,茯苓是一种长在松树根上的真菌,古人见它无根无叶而发于松根,认为这是松树的清气下行凝聚而成,故有下行之性;再加上它能化清气为实体,便能将无形湿气化为有形之物而排出,因此有利水化湿功效。

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晨起出现眼皮肿,到了下午又会自然消肿;还有些女性,因为一天的疲劳、压力,劳累过度,晚上出现脚肿;也有些住院久卧的病人,易出现双腿水肿,按之凹陷。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茯苓药食两用。茯苓能利水消肿早有记载,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利水名方——五苓散,主药就是茯苓。茯苓不但能消肿,还能强心,如果肾脏病、心脏病由于水邪泛滥导致心慌、心悸,不能平卧,这时茯苓就派上用场了,不但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定悸——缓解心慌、心悸的症状。

既然可以解决身体水液代谢的问题,自然可以止泻。很多泄泻病人,是因为水液代谢紊乱导致的,病人常常表现为水泻,此时用茯苓淡渗,使病人小便增多,自然大便就成形了。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利小便,实大便”的应用。这种水样便,茯苓通常联合猪苓、泽泻、白术同用,疗效更佳。

山药茯苓包子

山药茯苓包子出自中医古籍《儒门事亲》,其功效为健脾养胃,补肾涩精。对于肾虚不固,尿频,遗精,遗尿等症有益。

材料:山药粉克,茯苓粉克,面粉克,白糖克,熟芝麻、花生碎、橄榄油适量。

做法:将山药粉、茯苓粉放在大碗中,加水适量,浸泡成糊,然后隔水蒸半小时,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橄榄油、熟芝麻、花生碎,制成馅;剩下的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发酵,分成小面团,包上之前做好的茯苓山药馅,蒸熟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补土论坛,还可获取更多资讯哦~

专家介绍

卢传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弟子,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组长等职务。

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出版专著20部(英文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余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转让2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共12项。曾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供稿: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查冠琳责编:宋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