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者考证,从太平兴国八年()至宝祐元年()间,曾氏子孙登进士第者55人,解试41人,荐辟19人。当然还有曾家女婿、外甥亦多进士,不在此统计之列。如女婿王安国、王无咎、王彦深都是进士。他们在很多行业都做出了好成绩,政绩突出者如曾致尧、曾巩、曾布、曾肇。而在文学成就更加骄人,第一人是曾巩祖父曾致尧,成就最大的是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此外还有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惇、曾季狸等人,在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也是名载史册。曾氏家族这种壮观的人才群体现象,让人为之叹服。明代宋濂在《曾学士文集序》里说:“至于文定公巩、文肃公布、文昭公肇起于南丰,遂以文章名天下。……不可以一二数。呜呼!何南丰曾氏之多贤哉!”究其兴旺发达的原因,在于其家族有着代代相传的好家风。
一、重视母教
曾家人才辈出,首先是北宋文官当权的社会大环境使然。从曾家人成长经历看,科举考试入仕是曾家走向辉煌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正是顺适了这一时代要求,积极参加科考,站出来任国家选才。
同时,曾氏家族重视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母亲们对于曾家成名门望族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曾氏家族中许多男性寿命短于女性,有的甚至英年早逝,留下未成年儿女或贫困的家庭。伟大的母亲挑起家庭重担,养育儿女,最终将子女培养成才。当他们家贫无力上学时,往往由母亲担当他们的老师,教授他们读经典、明人伦、懂事理。曾仁旺不幸在42岁就离开了人世,妻子周氏一面负责打理全家人的生计,一面还不忘教育儿子们。“乡中无可师者,遂躬自授《经》”。正是她的培养下,子女成才,儿子致尧、佐尧中得进士,特别是儿子致尧尤为突出,后来不仅官至户部郎中,在文学上也取得显著成绩。从此,打开了南丰曾氏兴旺之门。
曾巩的父亲曾易占去世时年不过六旬,留下了十几个待哺的儿女,特别是曾布、曾肇尚幼。其母朱氏亲自给孩子们讲读经典,教育他们为人处世。曾布子曾纡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做出优异成绩,与他的母亲魏玩培养分不开。其母魏氏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从小曾纡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填词。曾氏家族的母亲们对于曾家发展成名门望族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成就曾家大业。除母亲外,祖母等人在家教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如曾协五岁丧父,在奶奶强氏的培养下成才。傅伯寿《云庄集序》里说:“公五岁而孤,太夫人强氏,故资政殿学士文宪公之女,贤而明智,亲授以经而督之学。”
二、勤奋苦读
曾氏家族勤奋苦读,修身养性,为人生奠好了基。首先他们重视藏书。“人生至乐莫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曾巩曾自称“家世为儒”,他继承发扬了这一家风。他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藏有大量的书籍,还校勘了大量古籍,如《战国策》《列女传》《陈书》《梁书》等。据林希中书舍人曾巩墓志铭称,曾巩“性嗜书,家藏至二万卷,集古今篆刻,为《金石录》又五百卷,出处必与之俱。”曾肇家也有很多藏书,常常也是手不释卷。儿子曾统家藏书更多,以至于在绍兴年间编修国史时,他家的书都是史官们考证史实的参考用书。曾巩很小的时候读书就很认真,常常是“读书数百言,脱口成诵”。曾氏族人爱读书每每被人提及。王安石在《河东县太君曾氏墓志铭》里说曾家男女皆喜读书,“于财无所蓄,于物无所玩,自司马氏以下,史所记世治乱、人贤不肖无所不读。”《宋史》里称曾肇“博览经传”。
在家境极其困苦的情况下,曾巩及其兄弟保持“带经而耕”的良好家风,他们一方面耕田种地,一方面埋头苦读。他们兄弟先后高中进士,更有甚的是曾巩与弟弟牟、布中得同榜进士,在家乡、在科举史上传为佳话。
曾巩家族还秉承老祖宗曾参留下的教诲。曾子参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事孔子,被后世尊奉为“宗圣”。他主张孝恕忠信,主张修齐治平,主张以孝为本。他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众多的曾巩家族成员中,他们的言行无不打上他们老祖宗的烙印。荣亲园的来历就是一个例证。据清乾隆版《南丰县志》载:“荣亲园,在一都方家洲上。曾密公致尧释褐授符离簿,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告归宁。母周氏置酒园中,族戚咸集。或诮密公衣冠敝垢,仆马羸瘦者。母曰:‘贫而见我,是我荣也,若黩货而归,贻吾忧矣。’因命其园为‘荣亲园’。”还有“秋雨名家”的故事,曾肇上疏罢的春宴,演绎着爱民故事。
三、约束与引导
曾氏家族很重视家规的订立和遵守,而家规又是以儒家道德为范。他们要求曾氏子孙的一言一行、一进一退都要合乎族规要求。在南丰《曾氏族谱》里强调说:“族必有族训,家必有家规,使子弟幼承父见之教。日习于心,长饫圣贤之道时,见诸事,则凡一言一动一进一退皆合天理,而当人情无有逾于法度者,此固族之贤哲者。”
清代曾氏族人在康熙皇帝“圣谕十六条”上又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形成十条,即崇祀典、睦宗族、谨婚姻、正闺门、尊师门、端蒙学、勤耕种、勤职业、禁斗恨、止诬讼等十个方面。在民国辛巳年()《续修曾文定公族谱》里也载有《族训》,此族训是明代万历年间修谱时,族中见台先生“采诸名公教家语增损之为十七条,详且切矣,诚所谓理论于未然,法禁于已然者也。”其内容甚为详细、明白,主要有以下方面:联族众、尊祠宇、重谱牒、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勤职业、崇节俭、睦姻邻、严守望、止诬讼、御群小、禁邪巫、明正学、谨婚姻、联远族。其内容涉及修身、治家、从政、求学等方面,其规定很细致,操作性强。在明代万历年间形成,又经康熙三十五年()完善,而后一直沿用,至本次民国期间修谱亦不变。由此也可以看出,曾氏族训一旦定形,得到族人认可、遵守与沿袭,并不轻易变更。当然,随着宋代曾氏的不断繁荣发展,孙裔散居各地,有的后裔修订出自己本支家谱或族谱,拟订自己的家规族训,但其核心部分都极为相似,以上所举即如此。
曾巩家族的族训家规体现了长期以来儒家的正统要求,讲求忠孝仁义,尊祖睦族和谐家庭,读书做贤人。南丰曾氏家族坚持顺应时代,积极作为;坚持儒家所主张的读书耕田,修身养性,提升家族成员素质,规范家人族人的言行举止;注重发挥母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子女好好做人做事;重视家训家规的恪守与传承。“东鲁家声远,南丰世泽长”,形成优良家风,代代相续,才能造就世代人才辈出。
出品丨抚州日报社
来源丨罗伽禄
编辑丨万里婷编审丨万海燕监制丨赵静波?
合作热线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