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阅读最深的单纯里,开出美丽的花

在萌萌的“幸福小鸡”系列之后,接力出版社再次推出工藤纪子的“小熊厨师”系列作品:《马露露和海盗船》《马露露和森林妖怪》《马露露和魔法水果糖》。和“幸福小鸡”一样,“小熊厨师”系列的故事萌,图画萌,读完之后令人心头暖融融的。

该系列故事的主角是小熊马露露和小蜜蜂马赛赛,她们俩在海边开了一家海滨餐厅,过着平静的生活,快乐而满足。可是有一天晚上,海盗上了门,从那一刻起,马露露和马赛赛的生活就变了样。海盗们吃光餐厅里的水果,还拿走了马露露宝贵的厨具。为了要回厨具,马露露和马赛赛踏上了追赶海盗的行程,开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冒险之旅。

故事的情节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剧情。马露露和马赛赛这一路,虽然也有曲折,也有风波,却始终淡淡的、甜甜的、开开心心的——可以说,这三册真是很好很好的“桥梁”书。

首先,它们架起了“亲子共读”与“孩子独立阅读”之间的“桥梁”。“小熊厨师”每一册的故事,文字浅近、难字极少、篇幅适宜,大人和孩子可以先一起阅读,然后大人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独立阅读,孩子是能够顺利阅读下来的。

阅读的可接受性是“桥梁书”的基础,这三册书既考虑了孩子现有的阅读能力,给孩子阅读的安全感;也让孩子迎接一定难度的阅读挑战,帮助孩子的提升阅读能力。在阅读的可接受性这一点上,这三册书可称榜样。

但是,好的“桥梁书”不能仅止于架起“亲子共读”与“孩子独立阅读”之间的“桥梁”。就本系列而言,我最受触动的地方是在文字之外,是工藤纪子用她纤细的笔触与简洁的文字所描摹的那个宁静而温暖的幻想世界,是那些自在自如的生活,以及遍布全书的孩童般的生命,它们构成了这个系列里最美好的“桥梁”。这座“桥梁”所沟通的是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生活和梦幻,是孩子们的此在与未来,现实与希望。

其实,马露露和马赛赛所经历的冒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场孩子的“过家家游戏”,即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想象的场景中,并在这个想象的场景中扮演各种人物,演出各种故事。正如哈佛文学教授玛利亚?塔塔尔在《着魔的猎人:童年故事的力量》中提出的:当孩子阅读一个故事时,他/她往往不是以一个代入者的姿态,而是以旁观者、旅行者的姿态——文字和图片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她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自由探索和玩耍,或者解决他们在真实世界里遇到的问题。

所以,故事中的马露露和马赛赛一直都是,带着孩子般的好奇、勇气以及善意,随着风、随着雪、随着河流,不慌不忙,自由自在地去冒险。因为,这就是一场属于孩子自己的“游戏”,反映了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本质的心性。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够强壮,但他们的心灵每天都在成长;虽然还不够独立,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并开始对更广大世界产生了向往……

从故事的结构上来说,这三册书也遵循了“离家——冒险——回家”这经典的冒险故事结构。马露露和马赛赛从最初的海滨餐厅开始,一路经历了在海边小镇、雪国还有睡莲池塘等地的冒险,最终又回到了海滨餐厅。在这样一个看似循环闭合的冒险历程中,马露露和马赛赛却在每一地都结识了新的朋友,从而也令自己产生了改变——海滨餐厅那份新菜单上出现的新菜目——“海盗口味”的海鲜意大利面、“马露露口味”的海盗饼干、“春天口味”的沙拉……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以想象,马露露将来一定还会做出更多、更美味的菜品,因为将来她们肯定还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每位孩子的信念:无论未来有多么不可知,也要相信,前方始终会有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前去寻找它。

而这个信念,恰恰来自于工藤纪子本人的人生故事。

工藤纪子本人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喜欢幻想,梦想着成为一个以画画和讲故事为生的人。她的妈妈常常对她说:“你一定要找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情,要喜欢到废寝忘食也不在乎。如果这件事情还能成为你的工作,那就更好了。”工藤纪子记住了妈妈的这句话,当她长大成人,并与现在的丈夫工藤利幸结婚后,也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当时,工藤纪子还没有出名,她和丈夫两人的生活相当拮据。不过,工藤利幸还是毫不犹豫地对妻子说:“你不用管家务活,也不用去工作,认真画画就好了。”因为他相信,坚持自己梦想的妻子“绝对可以在绘画的世界中赢得一席之地”。果然,始终坚信梦想的工藤纪子成了一位人气图画书作家,并和丈夫一起成立了一间多媒体工作室,两个人携手为着共同的梦想继续前进。

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明明白白告诉每个人,单纯与天真从来不是一种创作技巧,它必须来源于内心与生活的双重历练。恰恰是经历过这样勇敢的执着与精进,她的故事与图画才单纯到接近透明,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落实在故事里,就是那些坚定的友谊、体贴的关怀,就是那些大大的豁达、小小的幽默,还有那些满满的微笑。比如,她笔下的角色都是胖乎乎、圆嘟嘟的,简直就是对这个世界美好的祝福;再比如,小海盗杰克在牢房里“哭鼻子”时,陪伴他的竟然还有四只胖老鼠!;还有,在月圆之夜,魔法核桃壳拉着一列鸡蛋壳“便当盒”漂进池塘的场景,又何尝不是一个漂亮的游戏的呢?说到底,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不都来自于单纯而去往天真的吗?它们都是在最深的单纯里,开出的美丽之花;它们就在那儿,架起彩虹一样的桥梁,等待着每一位小读者和大读者前来阅读。

回过头看,这三本书正如大作家帕慕克所说,是“梦中摘下的回忆”,有着最真的“有意味的没有意思”。工藤纪子用她一贯的温柔与甜蜜,构筑起了一个童年的伊甸园,这是她的风格,也是她的美学。这种美学既带给了孩子适宜的挑战,又让他们感到无比安全,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们引渡向生活的彼岸。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马露露和马赛赛,跟随着“木屋号”,一路向前,一路向前。

阅读小贴士:

1.“桥梁书”是由共读到达自读的桥梁,但不必以此为目的,将桥梁书只当作识字书。与孩子的阅读,首要的还是享受故事的趣味,浸润亲子的时光,“识字”,可以说是额外的奖赏。

2.开始的时候,还是“大声读”吧,大人大声读给孩子听,松居直先生的一句话,对任何年龄的亲子阅读都是适用的:“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那么,阅读“小熊厨师”系列,不正是大人和孩子手牵手,跟着马露露和马赛赛去旅行吗?无论如何,打开书本,先让我们一起登上“木屋号”,出发!

3.大人读完以后,就来聊一聊:马露露和马赛赛这一次去了哪里?为什么要到那里?他们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图画或情节,是什么?还可以“角色扮演”,我们来做“马露露”,“马赛赛”,“海盗”也可以!用浅浅却甜甜的交流,助力孩子的自主阅读与自主理解。

4.在共读的基础上,陪伴着孩子,鼓励他/她尝试,自己读一读、讲一讲,大人在一旁听孩子“连蒙带猜”读完。前北大中文系主任、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先生就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来自阅读面的开拓与量的积累,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书。“桥梁书”,正是让孩子“连滚带爬”去读的书。只需在孩子主动提出的时候,给予适当帮助。

5.重要的是兴趣。不要苛求孩子百分百认识,百分百理解,而是让“桥梁书”的共读与自主阅读有更多乐趣,让孩子对阅读始终保持着兴趣,于是,就会有下一本、下下一本……

这,才是“桥梁书”给孩子架起的最好的“桥梁”。(儿童阅读推广人、《中国教育报》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冷玉斌)

发现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