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上相,是道教中天庭天庭官员制度中的一种官职,是道教对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一位宰相的尊称,他们在天庭中,则成为协助玉帝治理三界的圣贤。在道教历史上,有其人荣获此尊称,分别为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许逊、魏征、文天祥和刘基,其中,许逊是唯一一个没有担任过人间宰相的人。
姜子牙,约前年至约前年,商末周初时期人。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另一名望,字子牙,号飞熊,因祖先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故又名吕尚。72岁时,姜子牙于渭水之滨,偶遇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尊称太公望,俗称太公。周武王拜姜子牙为师尚父,后辅助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于齐国,为第一代齐国国君,是武王伐纣时期最高军事统帅,是西周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因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都追他为本家人物,故姜子牙又被尊为百家宗师。
张良,约前—前年,字子房,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秦末汉初时期人,是汉初、协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建立西汉的重要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鸿门宴中,张良劝住刘邦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又疏通了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逃此一劫,又以杰出的计谋,助刘邦打赢楚汉之争夺得天下,后又助吕后拥护刘盈登上太子位,故而被封为留侯。张良精通黄老之道,淡泊名利,相传晚年时期曾随赤松子云游山川。张良逝后,谥为文成侯。汉高祖曾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高度评价张良。
诸葛亮,年-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隐居襄阳隆中。后得刘备三顾茅庐,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被封为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事事亲为,赏罚严明。曾前后六次北伐中原,但均因粮尽而无功,积劳成疾,于五丈原病逝。病逝后,刘禅追封诸葛亮为忠武侯,故诸葛亮又称诸葛武侯,后人以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著有《出师表》《诫子书》《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便宜十六策》等书,发明过木牛流马和孔明灯,改造连弩,为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人物。
许逊,年—年,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晋代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道教四大天师。公元年,许逊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为官十年里,许逊为官清廉,并且政绩卓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许旌阳。公元年,许逊料得晋室将大乱,故弃官东归,在西山修道炼丹,着书立说。公元年,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创太极观,立净明道派。净明忠孝为其宗旨。
魏征,即魏徵,年-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又称魏玄成、魏百策、羊鼻公,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年逝世后,李世民伤心至极,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其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同年二月,与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叔宝同入凌烟阁,共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三。魏征也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其言行主要见于《贞观政要》,其中,《谏太宗十思疏》,是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
文天祥,年6月6日-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爱国诗人、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公元年十二月,文天祥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其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并书《过零丁洋》明志。后又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忽必烈亲自招降,并许以宰相一职,文天祥依旧拒绝,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公元年,文天祥英勇就义,终年47岁,留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著作。
刘基,年7月1日-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温州)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年)封为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故后人称其刘文成或文成公。刘伯温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名于世,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曾多次称呼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在文学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在中国民间,也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