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据载:“武帝取钟王真迹授周兴嗣,令选不重复者千字,韵而文之。兴嗣一宿即上,鬓发皆白,大被赏遇。”(宋《太平御览》卷引《梁书》)
《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文采斐然,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与另两部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千字文》同时也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被广为临习。历代书法名家如欧阳询、张旭、怀素、宋徽宗、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都曾书《千字文》,其中隋代僧人智永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于江东诸寺,开启后代书家书写《千字文》之风。
智永,陈、隋间著名书家,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水禅师」,东晋王羲之七世孙。他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束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与刻本两种,墨迹本流入日本,系纸本、册装,每面四行,行十字。
长期以来,这件墨迹倍受推崇,有人评说:「真则圆劲古雅,草则丰美匀适。」「笔势飘动隽逸,结字雄放瑰奇。」「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启功先生就十分推崇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每每有后学登门求教,他多以印刷精美的《真草千字文》相赠,曾言:“非独智永面目于斯可睹,即以研求六朝隋唐书艺递嬗之迹,眼目不受枣石遮障者,舍此又将奚求乎?可见,启先生认为智永的书法承上启下,体现了六朝隋唐间书法的依次递变,研习他的书法可以顺流而下,旁通其余。
进入课程后点击“相关资料”,可下载高清文件。
此课程由傅振羽博士示范。
傅振羽,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浙江大学马世晓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老师们精心挑选定制的一支笔,性价比高,目前优惠活动:买2支发3支。
更多课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