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创作:湘西木鱼石
图片摄影:水柔、小穗、老梅、网络等
今年八月初,株洲诗友水柔与小穗的到来,给了我一个异外的惊喜,来湘西旅游采风的几天,我从她们身上学习到为人处事应具备的谦卑、宽容与积极上进的精神。她们两位都是老师又兼有作家诗人的身份,在她们来湘西来之前,我希望她们的湘西之旅,能真正品读神秘湘西的一种美藏深闺的印象。
到吉首当天,我们便一起乘车去花垣县城与诗人刘年、梁书正老师小聚,旅途中安排到黄金村去参观马燕、马梅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厂,还在乾州古城素有文艺高地之称的半亩方塘见到了湘西梅子与诗歌行吟者老董。整个旅游的行程按照边城茶峒—矮寨大桥—吕洞山苗寨—乾州古城—凤凰古城线路走玩。这条线路,既欣赏到独有的湘西苗区人文山水风景,又感受了条湘西文化魅力,给两位才情横溢的远到而来的客人一个异外的惊喜。
旅途中,我们一起去苗祖圣山脚下参观了保靖县吕洞山镇吕洞水寨与夯吉金寨,而夯吉金寨正是我的故乡。古色古香的木屋,弯弯的石板小路,清清的小溪流,真诚的笑容,热情的问候,让她们留连忘返。
在夯吉金家,水柔与小穗在拍了不少的照片,小穗穿上正宗苗族姑娘的服装,与村里的阿婆、大姐合上几张影,每一张照片透出苗族姑娘人美心善,大方得体的神韵。她俩笑着说,明年春暖花开时想再来,来看漫山遍野的春茶,还希望能在苗寨住上三两天。我也真心向她们提出了邀请,希望她们与亲友,还有更多的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到这里来观光旅游,采风写生。
被誉为“湘西第一古苗寨”的夯吉金寨,位于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吕洞山镇苗祖圣山吕洞山脚下,从高速路吉首北站去那里,距吉首市只有20公里。苗寨由夯吉、吉新组合而成,是一个坐拥九山八沟的美丽苗寨,现有人口多人,多户。围绕苗祖圣山吕洞山,苗家的先辈们精致地布局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苗寨,而夯吉苗寨是苗族文化最为丰富、房屋建筑最为集中的村落,被先祖定为了金寨。
夯吉金寨修建在被当地苗民称为“九龙抢宝”之地的三沟三岭间,寨子依山就势建在弯曲的山脊上,栗青色的瓦屋错落在溪流迂回、沟壑纵横的山水间,充满古朴原始的乡情野趣,是真正古老的苗族原生态文化的发祥地和积聚地。
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寨子绵延十余里。木质屋舍依地势而,吊脚楼上是小青瓦、翘飞檐、格花门窗、花式隔栏、“吊瓜”悬柱,不少的还雕梁画栋,一律刷上桐油漆,防潮防腐,随着岁月流逝愈发古朴庄重,承载着千年风霜历程,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和原始文明积累。
石板路,石板阶,环寨而行,镶嵌其中,沿路蔓藤攀爬石壁,古井简扑泉水清凉,野花散落杂生。沿着石板小路在苗寨里穿行,纵横交错的窄巷小岔给人一种进入八卦阵的味道。据老人说,古代夯吉苗寨很少有兵患,土匪也很少敢来这里惹事。
晨羲里,夕阳下,袅袅炊烟,穷巷深处,犬吠鸡鸣,一应的青瓦木屋,泛出乌褐油亮的颜色。与山水、田野、古树自然糅合为一体,好一幅静美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房屋,保持了山体自然的颜色与宽容的气质,用一种最为原生态的方式表达这里生存的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谦恭,对于山水田园的谐和。
“夯吉”意为“茶香飘溢的山谷”或“种满茶树的山谷”,“夯吉”为苗语,原本是“夯革”,“夯”是山谷的意思,“革”是茶叶,即“茶叶的山谷”。由于苗语的“革”发音在汉语中不好写,就改为“吉”。
据史料记载,夯吉苗寨是古代黄金茶作为贡品向外输出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供应点。这条狭长的穿过整个夯吉苗寨的青石板路是茶马古道,保存着打披、图久两大古茶园。有考古专家认定,这里的古茶园与葫芦黄金古茶园同属一系。
夯吉村的茶马古道,是从吉首市马颈坳起始,途径中黄村、坪年村、夯沙村等盛产茶叶的苗族聚居地,再通往花垣茶峒直达重庆。这条茶马古道,主要是马帮运输湘西茶叶到重庆,再从重庆运回日用品。
苗族素有“无歌不成苗,无鼓不成苗,无银不成苗,无酒不成苗”之说。
苗族鼓舞是夯吉金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生产生活劳动,表达了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会组织男女老少,集中在一个大的坪场,尽情的欢歌鼓舞,鼓声雷动,群情振奋。
夯吉金寨的人都爱唱歌会唱歌,清明挑葱会、“边边场”、吃新节、赶秋会、过苗年,善于用歌声来叙事,以歌声来表达感情,会唱歌的人受异性爱慕,不会唱歌的人难找配偶。木叶声声,伴着空灵的飞歌,悱恻回肠,如织如缕,缠绵山谷,飘荡天外。
夯吉苗寨存留着独具特色的农耕器具武术。苗族没有文字,据老人们口口相传,祖先发明农具最初并非用于战争,是用于生产生活,在与敌人斗争中或在农事活动遇到野兽猛禽袭击时,这些器械逐渐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反击武器,主要有犁、耙、镰刀、扁担、桶、筐等。这些农具在苗族人手中,一招一式,雄风乍起,遒劲有力,所向披靡。
夯吉苗寨保留有最原生态的民族传统工艺,一些苗族姑娘正在传承着苗绣为主的工艺制作,如纺线、织布、打花带、绣花等手工技艺。苗族的服饰丰富多彩,风格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和大家风范,体现出一个古老的民族自信、向上、豁达精神风尚。
火坑上挂苗家腊肉,坛砵有腌制酸肉酸鱼,屋壁挂着的金黄色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吊脚楼横着竹杆,挂着十字绣、苗族花带和衣饰,无不浸透着地地道道的苗族风味风情。
人生,一路蒙尘。我们走出喧嚣的城市,回到祖辈的老屋,晨听狗叫鸡鸣,夜闻陈雨花香,心魂归零。同样的景,年复一年,依然如故;不同的心境,一轮又一轮,眷恋日渐深沉。曾经,少年时面对生活的一个一个抉择道路叉口,茫然失措。如今,人至中年,走在生命旅程中一条又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心灵静极而定。
每年清明与春节前后,都要回到夯吉金寨,祭拜仙逝二十多年带大的阿婆,看望住在老屋里的老叔。那里有过我尚未记事时童婴时的故事,还留下了大姐和二姐念念不忘的童年足迹。一鼎罐火坑饭,一桌子柴火菜,简约的生活,更让我醉意于乡土乡情。这里是根,是源,终究是我心灵皈依的圣地。
(年11月8日晚整理于家中)
作者:龙景庚,笔名湘西木鱼石,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人,苗族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学习写一些诗歌与散文。
·END·
监制/角角
责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李艾家黄沙沙
审核/石群方尚欣
更多资讯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