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作者刘勰的思想及其身世的研究;二是《文心雕龙》本身及其与各种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关于刘勰的身世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新说逐渐浮现。刘勰的生卒年代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范文澜先生的论断是公元年左右,但这个论断仍有许多争议。年,杨明照先生发表《梁书刘勰传笺注》,对刘勰的身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范、杨二氏已勾勒出刘勰身世的大致轮廓,但许多具体的年代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对于刘勰思想的探讨,儒佛之争尤为激烈。如何理解刘勰思想中以儒为主,同时又融入佛、道、玄等元素的现象,是研究的重点。牟世金先生的《刘勰思想三论》、孔繁先生的《刘勰与佛学》等著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文心雕龙》的成书年代等问题也难以定论。《文心雕龙》本身及其与各种学科的关系是“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涉及的问题众多,诸如刘勰的“原道论”、《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艺术构思论、“风骨”和风格论、批评和鉴赏论以及美学研究等,都是极具争议的话题。“龙学”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正面临着一系列严肃的问题。
这座迷雾缭绕的宝山,等待着后来者不懈努力,拨云见日,揭示其真实面目。而《文心雕龙》作为对先秦以来各种文学现象的全面总结,集齐梁以前古典美学之大成的著作,其本身或许不会有新的发展,但它所汇集的大量文学艺术经验、反映的文艺现象就使龙学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