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徐园之谜两只大铁镬干啥用的绿杨

说起铁镬,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瘦西湖徐园内的两只。两只几千斤重的大铁镬,搁在太湖石的基座上,位置十分地好,基座相当地妙,浑然天成。日月星辰,天光云影,都影映在镬内的水中。夏天种植在镬内的荷花开了,真是一盆绝妙的大盆景。第一个疑问:两只大铁镬从哪里来的?铁镬旁有一块《徐园铁镬记》碑,详细记录了徐园铁镬的功能和历史。年,焦汝霖报请“大府”批准,由杨曜主办,将靠近徐园虹桥东岸观音庵旁和傍花村后面的两只铁镬移放至冶春后社的社址徐园内。移动铁镬时,竟然需要百十个人才得以搬动,铁镬移置的各项事情完成后,焦汝霖写了这篇《铁镬记》。第二个疑问:两只大铁镬干什么用的?《重修扬州府志》说不知何人何时铸,上世纪40年代初出版的《扬州览胜录》,以《徐园铁镬记》所说“铁镬系萧梁镇水之物”为依据,云:“铁镬是古时治水之用,仪征焦汝霖先生有《铁镬碑记》”。年9月1日,老同盟会会员李根源在冷遹、陈君五的陪同下,游览了扬州。他在《扬州游记》中说,徐园“庭中古铁镬二,无字,高约三尺,径约五六尺,厚约五寸。每镬重量数千斤,巨制也。守园者云:‘共十镬,八镬尚埋土中,未挖出。相传为盐户用以煎盐者,或谓僧家用以煮饭者。’”李根源不赞同守园人的说法,他说“余意皆非,镬底太厚,火力失效。昔甘露寺有梁武帝铁镬二,用以植莲供养诸佛,前贤纪其式样重量,颇与此类。又残经幢二,虽其年月模糊,可定为唐宋时物。”《释文纪·甘露寺铁镬铭》云:“满贮甘泉,种以荷蕖,供养十方”,镬乃是当时植莲供养佛之器。《太平御览》陆机《洛阳记》云:“宫墙外有大铁镬,盛水以救火,受百斛,百步一置。”铁镬又成了灭火的工具。《抑庵文集·甘露寺兴造记》云:“梁天监中武帝(指梁武帝萧衍)幸焉镇江,赐大铁镬二,以饮僧”,铁镬又作为盛水的器具。第三个疑问:两只大铁镬是什么年代的?《徐园铁镬记》全文个字,这是一篇精彩得不让游客读懂的导游词。民国十三年(年)由仪征人氏焦汝霖先生所撰,陈含光用篆体书写,文末还附有陈氏为该碑文写的自释余字。内容讲的是“梁时江水与城南相近,屡为患,乃筑巫山堰以御水;置铁镬其间,使水洄洑,藉杀其势。”上世纪40年代初出版的《扬州览胜录》,以《徐园铁镬记》所说“铁镬系萧梁镇水之物”为依据,云:“铁镬是古时治水之用,仪征焦汝霖先生有《铁镬碑记》”。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认为:《徐园铁镬记》首言“铁镬系萧梁镇水之物”,很有可能受《惟扬志》《康熙志》相传影响,下言“梁时江水与城南相近……仍筑巫(《梁书》为浮)山堰,以御水;置铁镬其间……”按焦汝霖先生所讲地点在扬州城南,扬州城南是邗沟经过的地方,范围又不大,过往人多,要是有,推想似应有记载。但是,扬州的史料中没有这样的记载。按焦汝霖先生所讲的时间,从《梁书》和《水经注》的记载中是可找到答案,而且对筑浮(不是巫山堰)山堰的记载比较详细,但地点不在今扬州城南,而在今安徽嘉山县的淮河上,与《徐园铁镬记》讲的完全是两回事。扬州铁镬始于何时?《重修扬州府志》说不知何人何时铸,但极有可能与今镇江甘露寺是同一时代产物,今镇江甘露寺有铁镬是始于南北朝时期。如果相传为萧梁时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第四个疑问:扬州共有多少铁镬?焦汝霖在《徐园铁镬记》中还说,扬州原存铁镬八只,后在兵燹中毁坏两只。其实,扬州现今一共发现了九只铁镬,除了瘦西内的两只,其余七只都于年被集中安放在了大红桥东瘦西湖休闲文化广场内。这七只铁镬原来分散在瘦西湖、天宁寺,史公祠、八怪纪念馆、盆景园以及水文化博物馆,其中,天宁寺两只、史公祠两只、八怪纪念馆、盆景园以及水文化博物馆各一只。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将七只铁镬搬至瘦西湖休闲文化广场进行集中展示,年在运河三湾风景区安了新家。第五个疑问:《徐园铁镬记》作者是什么人?《徐园铁镬记》作于年7月,全文三百多字,扬州名儒焦循的后裔、冶春后社诗人焦汝霖撰文,冶春后社诗人、著名书画家陈含光用大篆书写勒石。作者焦汝霖,即焦循之后,又名焦山,字辅臣、傅丞,清代扬州著名学者焦循的后裔,生于清同治九年()。他早年曾经补用山东知县,后来在山东模范监狱当过典狱官,后来又东游日本,潜心钻研生物学,编译出版了《脊椎动物学问答》,这是一本较早由扬州人自编的自然教科书。他回国后先后担任过淮扬合一中学、南京东方中学和江苏省代用商业学校的国文教师、江都县教育会会长、江都县立师范讲习所所长、公共体育场场长、议会议员;也曾参与编修江都、甘泉两县的县志。亦为冶春后社成员。他因身肥体重,被呼作焦大肉,却有着非凡的武功修为。他的诗友杜召棠证实道:“幼年有一特技,即大风时候顺风疾奔驰数十步,急停止后,两足不落地,能踏空倒行若干步。”可见其腾跃功夫非同一般。一生扶弱抑强,行侠仗义。除了诗文武术之外,焦汝霖还擅长围棋,这一点可以从冶春后社诗友李伯通的诗中得到证实:“岂独高谈四座惊,文章海内亦知名。三山早日寻徐福,京雒中年困马卿。篸黹布衣无异趣,围棋六博寓豪情。斫轮至竟非庸手,捉摸龙蛇意不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