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前不久历史剧《庆余年》在全网热播。剧中的主人公范闲的机智与洒脱,陈道明饰演的庆帝所展现的老练与权谋都让人大呼过瘾。我们不由得产生一个问题:为啥这部剧的设定似乎在历史上见过?同样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之前大热的《琅琊榜》中,剧中的“悬镜司”“一品军侯”等职位,好像也似曾相识。那么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架空历史剧有哪些历史原型吧。上图_《庆余年》剧中陈道明饰庆帝似南而北,似是而非在电视剧《庆余年》中,主角所处的国家是南庆,同时存在的国家还有一个北齐。这就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魏长期与南方的宋齐梁对峙。到了后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梁朝也在侯景之乱后发生内部崩盘,最终被陈朝取代。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庆余年》中的南庆的原型是萧梁。恰恰相反,庆余年中南庆的地位和北魏差不多,北齐的地位,则是和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有一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庆余年》的描述里面看出来:北齐素来文化昌盛,南庆则武功著称。所以实际上南庆更近似于北魏一些。不过在这里不同的是,南庆只是地理上的“北魏”。实际上国家的原型,还得看它的皇帝——庆帝。上图_北魏(年—年)这位庆帝自始至终都没出现过他的真名,但是根据他的经历我们却很容易联想到他的历史原型。庆帝本来是失意皇子,虽然智谋出众,武功超群,但是距离皇位还是很遥远。他通过自己的权谋之术,联合主人公范闲的母亲叶轻眉一同谋夺皇位最终成功。这个桥段似乎颇为类似于我国传统版本里面的雍正夺嫡,或者李隆基上位的剧情。所以庆帝的形象是一个心狠手辣,剪除功臣,野心勃勃对外扩张的霸主。这一点上他和雍正又有些相似之处,毕竟雍正上位之后清洗了权臣年羹尧。这和庆帝杀死陈萍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并不说明庆国=清国。这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应该说庆国的历史原型大致是几个朝代的合一。上图_梁朝(南朝梁)版图这一点在《琅琊榜》上也很明显,琅琊榜的梁朝虽然是主体,但是还有三个强国,大渝北燕和南楚,虽然《琅琊榜》有这么多国家,但是《琅琊榜》的梁朝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以南北朝梁朝为主体创作的。大渝、北燕分别对应历史上的西魏和东魏。南楚则是完全不合理的虚构国家,居然在梁国的腹地割据,这里和作者的剧情设计有关,但并不影响我们的结论——《琅琊榜》的梁朝,其实原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上图_梅长苏,电视剧《琅琊榜》主人公既然说完了历史背景的原型,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剧情中有哪些地方也能找出历史原型吧。我们可以看到,在《庆余年》和《琅琊榜》榜中都出现了非常强力的特务组织。在《琅琊榜》中是“悬镜司”,在《庆余年》中则是“鉴查院”。而且在地位上,这两个组织的地位都非常高,无论是“悬镜司”还是“鉴查院”都位居朝廷的最高机密,地位同样也是最高的。比如“悬镜司”的“首尊”也就是最高长官,可以直接干预皇帝的决策。同时所有内容直接对皇帝禀报,“鉴查院”的“院长”陈萍萍也直接参与国策制定,包括与北齐开战甚至连宰相都说了不算,反而是陈萍萍与庆帝两个人就能决定。上图_明朝中央集权制,锦衣卫、东厂、古厂由皇帝直接管辖在历史上,这个设计明显是参考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著名特务组织:锦衣卫。但是和锦衣卫不同的是,这里皇帝明显提高了特务组织的地位。在《庆余年》和《琅琊榜》的设计中,特务组织的地位都是朝廷上数一数二的。然而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从未出现过。即便在明朝锦衣卫最鼎盛的时期,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能登堂入室,参与朝政。能够做到掌握特务组织操纵朝政的,历史上只有刘谨和魏忠贤的东厂。所以某种意义上,陈萍萍与其叫“院长”不如叫“督公”来的更加贴切。上图_锦衣卫飞鱼服实物图其实纵观世界历史,掌握特务机构的人一般职务都不是很高。明代的锦衣卫指挥使是正三品,在朝廷上算得上数一数二,但是没法参与朝政,更何况六部尚书都是正二品。其余的特务组织头目,比如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孙权时期的校事吕壹等地位都不值一提。然而他们所掌握的权势都非常巨大。之所以限制他们的品级也正在于此,防止他们借助巨大的权力谋朝篡位,这也显示出帝王们的制衡之术。但是在剧情里面为了给主角“制造难度”这些特务机构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在《庆余年》中,堪比鉴查院的另一个机构叫“内库”,掌握天下财权。听起来似乎对应的是朝廷的户部,但是实际上,这个的原型恐怕是明朝的“太仓”。上图_万历皇帝,朱翊钧(年—年),即明神宗明代太仓是明朝的官方对于京城周围存储粮银仓库的统称。正所谓:“入太仓者,自本色外,折色四百余万。”这里的本色就是粮食,折色就是银子了。所以太仓也就是明廷所能调动的基本财力。在《庆余年》中,为了争夺内库大权,长公主李云睿设计了一系列阴谋,在明朝其实也还真有个“内库”。也就是所谓的“内承运库”,不过这个东西并非中央财政的来源,而是皇帝的私房钱。明朝中后期万历皇帝征收矿税,其核心就是往内承运库里面增加收入。当然明朝建国之初只有内库,后来才分化出太仓内承运库等,所以往往明代财政的一个诡异现象就是。内库和太仓之间界限不明,有时候太仓像国库,有时候内库像国库,而且明代皇帝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从太仓往内库里面运银子私用。上图_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相比于《庆余年》里面历代都有,《琅琊榜》其实尽可能按照南北朝的历史。剧组为了能够模拟,连礼仪都是专门学的,所以《琅琊榜》某种意义上有正剧的味道也就不足为奇。《琅琊榜》中生动还原了九品中正制。比如梅长苏等人曾经在选择中正官的问题上进行反复斟酌,这一点就非常切合历史。毕竟从历史上来看,九品中正制基本是中正官一家独大,他具有“定品”的权力,也就是可以定位人才的等级。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萧梁时期已经基本是是门阀世族社会,所以看出身就行了,定品其实主要是走个形式,可见影视剧还是比较理想化的。上图_唐玄宗李隆基(年—年)《琅琊榜》中梅长苏的父亲遭遇陷害,赤焰军被伏击几乎全军覆没,皇长子则被赐死。这出悲剧其实很类似于历史上的李隆基太子遭到武惠妃陷害的一幕。李隆基的太子李瑛是他的第一位太子,当时武惠妃谎称他要兵变谋反,结果李隆基居然听信谗言将他废为庶人并且诛杀。(估计是自己政变心理阴影太大)可见真正的历史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作家们从历史中汲取灵感,创作成影视剧中精彩的故事。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代代传承下去。不过这里不妨提出一个疑问,在《庆余年》中,古代两国谈判唇枪舌剑,“小嘴抹了蜜”一般菜市场吵嘴。那么历史上的两国谈判真的如此吗?大家不妨开动脑筋。文:三清妙音参考资料:《明实录》姚思廉《梁书》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张廷玉等《明史》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