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某一天,皇宫内的文武百官都焦急地等着皇上来上早朝。
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皇帝的身影。
日上三竿之后,内宫之中跑出来了一人,焦急地对众大臣喊道:“不好了,皇上又又又又舍身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文武大臣们满脸惊愕,皇上又跑了?
丞相拉着几个侍中,掐指头一算:“完了,这次真的是再也赎不起了。”
而此时他们的皇上,正坐在寺庙里喃喃念着佛经,却全然不知哪怕求遍这满天神佛,也难以改变他无奈又可笑的结局。
从龙之功大过天南北朝之时,皇室萧家出了一个天纵之才萧衍。
萧衍的父亲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因此萧衍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贵胄。且生的天资聪颖,自幼便饱读经史,有过目不忘之才。
18岁时,萧衍便当上了卫将军王俭的祭酒,并深得王俭的赏识。
王俭多次对人夸赞萧衍:“我看他三十岁前就能当上侍中,至于他三十岁之后的成就,就连我都不敢说了。”
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梁书·武帝纪》
等到萧衍二十岁这年,他和范云、萧琛等八人一同投入了竟陵王萧子良门下。
因为他们八人都是一时名士,加起来就被人立了个“竟陵八友”的组合。
“八友”之中的王融以识人之才而闻名天下,在见了萧衍之后,也是对旁人称赞:“宰制天下,必在此人。(——《南史·梁本纪》)”
并且不久后,王融的话果然应验了。
公元49年,齐武帝萧赜病逝。萧赜的孙子,年仅18岁的萧昭业继位,可大权却旁落在西昌侯萧鸾的手中。
萧昭业自知老臣中没有一个信服他的,于是继位后就开始摆烂了,天天沉迷酒色不管朝政。
时间一长,萧鸾也腻歪了这个三世祖,想要废了萧昭业自己当皇帝,但是又害怕荆州的随王萧子隆和会稽守将王敬则不答应,便问萧衍应该怎么办。
萧衍告诉他:“萧子隆自己没啥本事,就靠着他手下的那群人挺他罢了,那就是一群白眼狼,酒色财气就能买了他们;
至于王敬则,这名字更是一听就没啥骨气,送去几名美女就能让他喊一句真香了,您又怕什么呢。”
萧鸾一听,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即便依照萧衍的计策行事,果然成功摆平了这两个难题。
随后,萧衍又自己亲自出马,稳定了老将崔慧景,让萧鸾成功当了皇帝。
萧衍从此便得到了萧鸾的重用,加官进爵自是不必说,甚至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前来进攻时,萧鸾更是将统兵大权交给了萧衍。
但萧衍出馊主意行,带兵打仗却是一塌糊涂,最终大败而归。萧鸾知道后也不怪萧衍,反而封了他雍州牧,让他成了一方封疆的土皇帝。
打了败仗不罚反奖,还有这等好事!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萧鸾投桃报李,报答萧衍在自己上位程中出的力,但这个行为却是激起了萧衍的野心——
皇帝都不敢动我,我还怕谁!
黄金“点心”开新朝萧衍虽有野心,可一时之间也不敢谋反。谁知刚过了不到半年,萧鸾便因病驾崩了,他的儿子萧宝卷继位。
这个萧宝卷是个不折不扣的受迫害妄想症,而且他的害怕对象还是自家人,总觉得萧姓宗室想要谋夺他的皇位。
我不放心你们,只能请你们一死了之了。
很快萧宝卷就对萧姓的文武大臣举起了屠刀,先是杀了堂兄萧遥光,后又杀了鲁郡太守萧坦之。
一时之间,萧家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屠刀就会落在自己头上。
于是,原来安分守己的萧家人也开始琢磨,怎么弄死萧宝卷了。
其中就包括萧衍。
公元年,梁州刺史萧懿平定了豫州裴叔业的叛乱,但就因为他功高盖主,不久后,萧懿就被萧宝卷杀了。
而萧懿正是萧衍的哥哥。
萧衍闻讯后怒不可遏,你爹活着的时候都要对我礼遇三分,你这儿子上位了怎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于是萧衍召集了部下,在沔南新野郡起兵谋反了。
萧衍的部下虽然也算不上什么虎狼之师,但对付萧宝卷这个问题少年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半年时间,萧衍便攻破了建康,斩首了萧宝卷,改立萧鸾另一个儿子萧宝融为皇帝。
此时,萧衍权倾朝野,内心欲望也极度膨胀。
不久后,萧衍就胁迫皇帝萧宝融,给自己立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规矩,并要求加九锡,封梁国公的称号。
而气氛到了这个点上,萧衍的手下也聪明地传起了“水中行、为天子”的童谣。
水中行,这不就是萧衍的衍吗?
这几乎已经是明示萧宝融了,你最好自己体面一点,不然我们会帮你体面。
面对权势滔天的萧衍,萧宝融也是无可奈何。为了保命,中兴二年(年)四月初八,萧宝融禅位给了萧衍,就此萧衍以梁代齐,建立了南北朝中的南梁。
但对于萧宝融,萧衍也并没有给他一个体面,派手下郑伯禽去给他送了一份“点心”。
四月三十这天,郑伯禽拿着一份食盒去见萧宝融。萧宝融打开食盒之后,却是大惊失色,因为食盒中放着的,是一盘金子。
在一旁的郑伯禽恶狠狠地道:“您赶快吃了吧,我等着回去复命呢。”
萧宝融一声苦笑,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对郑伯禽道:“我死还需要什么金子?一壶酒就够了。”
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资治通鉴·卷一四五》
在得到酒后,萧宝融喝的酩酊大醉,郑伯禽见他睡了过去,便上前勒死了他,回去复命了。
就此之后,三十八岁的萧衍再无后顾之忧,开始专心致志地当自己的皇帝。
但没想到,这个攻计于心的皇帝,最后却闹出了个大笑话。
“万事开头易”在萧衍执政前期,他励精图治,力行节俭,令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新。
萧衍的饮食非常简单,他不吃鱼和肉,只吃粟米、高粱和豆子,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有时候勤于政事,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而且他穿的衣服,也是洗到发白了,就算破了也不舍得扔,真是把“一冠三年,一被二年”的节俭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对于其他将领,萧衍也是十分厚待,不仅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在面子上也十分关照他们。
一次将领曹景宗得胜归来,萧衍大摆酒席给他接风,酒宴上以作诗为行酒令,但萧衍知道曹景宗是个大老粗,便没让人给他发诗韵。
这让曹景宗很不高兴:“皇上你看不起我啊,我也要诗韵。”
萧衍再三劝说,曹景宗依旧要作诗,无奈萧衍只能随便给了他一个“竞、病”的韵脚,准备不管他作个什么诗,自己就随便夸他几句就算了。
谁知曹景宗脸红脖子粗的憋了一会,一拍桌子长叹道:
“去时女儿悲,
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
何如霍去病。”
嗯?好诗啊!
一时间萧衍也被曹景宗震惊了,符合韵脚又应情应景,真是好诗,没想到这个曹景宗竟然还给自己来了一个惊喜。
随即萧衍便高兴地让史官把这件事情连着诗一起记入了南梁国史,激动地曹景宗连连磕头,自己一下子就成了青史留名的人物了啊。
也正因为萧衍对将士们的重视,才使得南梁和北魏互相争霸时,南梁总是能够压制北魏一头。萧衍手下的儒将陈庆之,更是创造了七千南梁军大破三十万北魏军的奇迹。
可惜花无百日红,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能够让南方安定,带领着梁国走向巅峰的开国之君,最终却彻底毁了南梁。
“菩萨皇帝”原来萧衍虽然有才能,但他却是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一个是好玩,一个是极端崇佛。
萧衍的崇佛,是家族传统,他的父亲萧顺之就是个佛教徒。
萧衍的小名就叫“练儿”,就是根据印度梵语的音译来的,意思就是清静无为之地,这连带着萧衍自然也是非常崇尚佛教。
但萧衍却也因为崇佛,闹出了不少让人捧腹的笑话。
萧衍登基之初,是非常喜欢美女的,他把萧宝融后宫中的妃子都给笑纳了。
但在一次享受之后的“贤者时光”内,萧衍突然“顿悟”了——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这样做真的对吗?
带着自己的“哲学三连”,萧衍在此后竟然真的顿悟了,此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碰过美女,开始一心一意钻研棋艺、佛法这样的高级情趣。
一次,萧衍召见自己宠信的和尚榼头师进宫讲解佛法,等待的过程中萧衍无聊,便拉着近臣下了一盘棋。
过了片刻榼头师来了,萧衍也正好下到了兴头上,高兴地一拍桌子指着棋盘:“给朕杀了!”
这句话顿时让侍卫们和榼头师本人都愣住了,怎么回事,皇上把大和尚喊来就是为了杀了他?
但这是金口玉言不能不听啊,侍卫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了不知所措的榼头师,拉出去就砍了。
过了一会萧衍下完棋,向旁人问道:“大师没还来吗?”
侍卫闻言顿时又愣住了:“不是您让我给他杀了吗?”
什么鬼?
在得知了前因后果和侍卫的内心戏后,萧衍顿时捂住了额头,朕的母语是无语啊。
看了一眼侍卫,萧衍又问道:“大师也没挣扎就赴死了吗?有什么遗言吗?”
侍卫道:“大师说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只想到以前下地翻土的时候铲死过一只蚯蚓,可能这就是报应吧。”
萧衍听了心中更是难过,从此对佛法更加笃信了。
萧衍六十三岁这年,北魏已经分裂为了东西魏,东魏大将侯景前来攻击梁国,却被陈庆之击败了。
萧衍却觉得这是佛祖保佑,竟然直接拖下龙袍,到了同泰寺出家为僧。
同泰寺的老方丈见状也是吓了一跳,皇帝出家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不过很快萧衍便被王公大臣们接回了宫中,但是看着萧衍离开的背影,老方丈却嗅到了一丝商机。
两年后,萧衍趁着大臣们不备,再次跑到了同泰寺出家,并且搭起高台穿着僧衣,向僧众们讲课《大般涅槃经》。
大臣们找过来的时候,却被老方丈拦住了:“以前他是皇帝,但现在他已经舍身给佛祖了,你们想带走他只怕没这么容易。”
看着一脸坏笑的老和尚,大臣们也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梁国国库内拿出了一亿钱,这才当了萧衍的“赎身费”。
但萧衍早已经是“佛性深重”,什么都无法阻止他成佛的步伐。
在萧衍八十二岁这年,他再次跑到了同泰寺出家了。
大臣来接他,照例是被老和尚要赎身费,这次他直接翻了一番——两亿钱。
这钱得出啊,一个皇帝怎么都值这个价了,于是梁国国库再次大出血,花了两亿钱把萧衍赎了回去,就此萧衍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菩萨皇帝”的称呼。
三次舍身,真是再一再二不再三了吧,但萧衍却就是来了个再再三。
成佛了?不吃饭也会死吧公元年,北齐太祖高欢驾崩。侯景因为与高欢的儿子高澄不和,害怕被杀,遂南下投降梁国。
萧衍一看,呦呵,对头的心腹大将都来投奔我,这是佛祖保佑啊,我不得表示表示?于是又跑到了同泰寺出家。
按理说这次的赎身费就要四亿了,但梁国国库也不是印钞机,现在把皇宫给抄了也抄不出来四亿啊。
一群大臣们拉着老和尚墨迹了半天,就一亿钱了,爱要不要,这倒霉皇帝我们也不想伺候了。
老和尚一看也没办法,一亿就一亿吧,大家都熟客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人你们带走吧。
萧衍被一群大臣们架回了皇宫,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逃跑了。
不久后,萧衍准备和东魏的高澄讲和,但高澄开出的条件是把侯景给送回来,萧衍竟然还真答应了。
这一下惹急了侯景,按照高家那群心理变态的德性,自己回去还能有个好死?
狗急跳墙的侯景直接带兵逼宫,攻破了建康的台城,萧衍顿时成了孤家寡人。
但面对侯景,萧衍依旧是没有半分惧色,问道:“你来投降的时候有多少人。“
侯景道:“不过千人。”
“那你进攻台城的时候有多少人?”
“十万人左右吧。”
“那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
侯景闻言看着萧衍笑道:“四海之内,无不是我的人。”
侯景本以为自己这么说萧衍会害怕,谁知萧衍却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侯景,看的侯景心里直发毛,出宫后侯景对手下道:
“我在千军万马中多次濒临死境都不害怕,但萧皇帝刚才的眼神是真让我害怕,以后我再也不见他了。”
果然侯景说到做到,从此再也没有进宫一次,但八十六岁的萧衍却依旧不依不挠,天天骂骂咧咧,哪怕听到别人称呼侯景为丞相都会勃然大怒:“侯景就是侯景,哪来的丞相!“
侯景听说之后,心中又恨又怕,于是让人逐渐了停了对萧衍的饮食供给。
萧衍的食物吃完了,饿的发昏也没人管他,但即使如此,萧衍也是顽强地坚持了将近一个月。
最后,这个可怜的皇帝,饿的倒在了宫殿里,饥渴交加的他大呼:“给朕端杯蜜水来,嘴里苦的难受啊。”
但任凭他怎么呼喊,就是没有一个人来看看他,最终萧衍的呼喊声也只成了低沉的“呜呜”声,又挣扎了片刻便在绝望中驾崩了。
侯景闻讯却是秘不发丧,直到二十六天后,做好完全准备的侯景扶持萧纲继位,这才为萧衍出殡,将其葬于修陵。
信佛本是让人减少欲望,减少痛苦的手段,但萧衍的极端信佛,却是成了他让梁国纷乱的开始。
因为他信佛的代价,是让整个梁国的国库,是让整个梁国的百姓来承担的,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去自由地追求信仰。
其实无论佛也好道也好,无所谓外在的形式,能够做好自己的职责,那自己就是自己的佛。
如果一昧地追求形式,那么信仰就成了逃避,就会有如萧衍这个“菩萨皇帝”一般,成为一个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