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厚植沃土,传扬崇德向善的种子

“城”为人建,“市”因人兴。

行走在南昌街头,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文明镜头:在斑马线前,机动车停下礼让行人,而行人在快走的同时也对机动车司机的礼让点头致谢;在市中心的无偿献血点,市民撸起袖子传递爱……一直以来,南昌将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一块磁铁般,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市民崇德向善,用行动引领文明风尚,一同锤炼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

文明实践涵养文明气质

近日,在西湖区丁公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正为该社区40余名居民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聚精会神听宣讲,认认真真做笔记。“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社区每月都会邀请专家、党员志愿者、身边好人给我们开展党的政策解读等宣讲活动,为我们了解党的政策提供了便利。”居民李芳说。

南昌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成县区、乡镇街道、村社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基本实现市域全覆盖。年以来,全市各志愿服务组织、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余次,受众人数超52万。

今年年初,南昌市“全见好人”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一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面对面东湖专场活动举行。“中国好人”胡剑锋、郑小惠、周海萍和南昌市“新时代好少年”刘丰赫共聚一堂,开展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传承向上向善正能量。

为进一步发挥“新时代好少年”的模范引领作用,东湖区以20名东湖区“新时代好少年”为主体,联合各学校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成立东湖区“新时代好少年”志愿服务队,每月根据不同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起到了不断凝聚更多力量,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的效果。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南昌市在县区、开发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级组建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等十支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业和扶贫政策宣讲、理论教育、成长教育、全民健身等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浸润城市“内涵”更足

文化根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将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让文化浸润城市,是南昌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南昌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4小时智慧书屋、“群星大讲堂”公益培训、“书香洪城”全民阅读、“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传承培训……南昌以办老百姓喜欢的文化为追求,让群众唱主角,办出文化精品、特色品牌。如今,行走在南昌,满城都是文化的味道。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相继举办了市民艺术节、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场场有亮点”的格局。一项项群众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让全市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从历史中走来的南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自9月23日正式开园以来人气十足。马蹄金、五铢钱、孔子像漆衣镜……让参观者穿越余年,感受汉朝盛世真容。

今年国庆前夕,梁书美术馆开放。这座由老建筑“一壶春”改建而成的梁书美术馆背靠豫章十景之一的“苏圃春蔬”,是一个公办民助的美术馆。这座老百姓家门口的美术馆,也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动注脚。

为把南昌建设成为有历史、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绳金塔、万寿宫、滕王阁、百花洲等历史文化街区集中连片综合打造,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产品。

南昌加快文化地标建设,“北有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载体的大汉文化、中有滕王阁为载体的盛唐文化、南有八大山人为载体的明清文化”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留得下”的文化工程加快推进,展现中华气象、彰显赣鄱风韵、凸显南昌特色的文化之城正加速建设。

“三风”拂面泽被千万家

最近,在外地工作的贾凯,回到12年前上大学的南昌,感觉有些不适应,“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过南昌的马路了。”

刚准备走斑马线过马路,旁边的私家车就停下来了,让他先行通过,等贾凯走到马路对面了,司机才起步离开。

南昌是怎样逐渐变成了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年开始,南昌市政协在全市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通过提高家风、民风、社风,从个人到家庭乃至全社会,提高文明素养。

在开展“三风”活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深化“三风”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切实把“三风”活动作为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和拓展“三风”活动载体和渠道。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商联持续推进“三风”进企业,将“三风”建设融入企业党建、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运营。

南昌始终围绕群众设计活动,一切围绕群众转,一切围绕群众干,着力推出一批群众想参与、愿参与、乐参与的活动。据统计,五年来“三风”活动先后开展“爱团缘”“五四嘉年华”“家庭寻美”等群众文化活动5万余场次;推出3万多名“三风”典型,位(组)可见、可信、可亲、可学的“三风”榜样人物……一项项惠民生的“三风”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一场场暖民心的“三风”活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大爱的力量;一个个顺民意的“三风”义举,传播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身边榜样引领社会风尚

今年春节,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战“疫”中,南昌涌现出了一大批志愿者,他们自发行动起来,为前线“战士”供补给,为后方群众送温暖,为南昌出力尽责,齐心协力守卫“我的城”。

南钢街道育林社区76岁的独臂老党员李俊田主动加入楼道消杀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天上岗服务;沙井街道丽景社区居民熊真真、田文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邻居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面对疫情,他们挺身而出争当参与者、奉献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南昌,像他们一样的“好人”越来越多,“好人”效应日益明显。近年来,南昌积极营造“好人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最美交警”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更多平凡人在好人典型的带动下,向善向上、文明友爱。

从中国好人、南昌好人、志愿者力量到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南昌市城市文明的厚度与温度可感可触,南昌市对文明城市的诠释立体而丰满,这是南昌涌动着的向善力量,是这座文明城市执着的坚守。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精神文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如今,更加坚定的主流价值、更加高扬的道德旗帜,更加清朗的社会风气,已聚合万英雄城儿女同心同德的磅礴力量,汇聚成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南昌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