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贼侯景仅凭八千人马,为何能颠覆千万人口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paisufa.com/

历史上的大动乱,其实罪魁祸首往往都是个别人,但是造成的破坏动乱非常的大。比如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以及侯景之乱就是如此。

侯景是北魏时期的山西朔州人,此人从小骨子里面就带了不安分的基因,加上受边境上彪悍民风的影响,好勇斗狠历来都是侯景身上的标签。

北魏末年北方混乱,侯景先是投靠了尔朱荣,尔朱荣家族后来被高欢消灭之后,侯景又投靠了高欢,得到了高欢的重用,被任命为定州刺史,统治河南地区。

侯景天生带有残疾,两条腿的长短不一样,据说是右脚要短一些,但是他善于骑射,作战悍勇,因此高欢比较重视他。

但是高欢何许人也,早就知道侯景心术不正,自己尚且能压制住他,往后可就难说,于是高欢在临终之前嘱咐儿子高澄必须警惕侯景。

《梁书》记载高欢对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复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

高欢去世之后,高澄再也无法像父亲高欢那样镇得住侯景,侯景马上反叛。

侯景反叛主要是因为他向来轻视高澄,两人看谁都不顺眼,高欢去世之后,侯景害怕受到高澄的清算。

很快高澄出兵讨伐侯景,侯景先是主动联系西魏,希望获得支持,但是西魏的掌权人宇文泰何许人也,早就知道侯景的奸诈反复,于是西魏表示中立,不想参与此事。

北方待不下去,侯景于是只有向南跑路,向梁武帝萧衍请求投降,此时的梁武帝也想借助侯景的力量北伐中原,于是也没有多想就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并且给了侯景很高的待遇。

后来南梁和东魏有了重归于好的打算,这个对于侯景是一个定时炸弹,害怕成为政治牺牲品。为了自己的前途,权衡利弊之后的侯景决定再次发动叛乱。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公元年,侯景起兵反叛南梁。其实当时的侯景只是依附南梁生存,他的实力并不强大,部下的士兵只有八千余人。

但是侯景就是凭借这八千人,竟然能够直捣南梁都城建康,把皇帝萧衍给逼得活活饿死。

而当时的南梁人口多达两千万,国土辽阔,兵多将广,为何对付不了一个侯景?

萧衍轻敌、毫无警惕

首先梁武帝萧衍对侯景压根不提防,这无异于自掘坟墓。无论放在何时,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是防备森严,固若金汤的地方,不会轻易被攻破。

但是任何一个地方的领导者也都会犯下失误,此时的梁武帝萧衍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能征善战、意气风发的一代雄主,而是一个八十多岁行将就木的老糊涂,已经缺少了年轻时期那种敏锐的判断力。

在侯景向南梁请求投降的时候,南梁朝中的很多大臣早就知道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恶徒,劝萧衍不能接纳养虎为患。但是萧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招降侯景可以获取利益,而且他对侯景本人也不了解,就自作主张引狼入室。

此时的南梁朝廷在萧衍的糊涂指挥之下,也只是徒有其表,军队腐败、人心离散,离大厦将倾也只差最后一根稻草。

侯景这种危险分子背叛东魏,又去招惹西魏,几乎就是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把这种人招纳进来让其乖乖听话为你南梁效力,这明显不太现实。

但萧衍可能也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多一个侯景无关紧要,自我保存实力治理好国家不去思考,反而去招惹个不安定的混世魔王。

侯景的造反之路可谓是明目张胆,他充分利用南梁的矛盾,废除了一些不公平的苛捐杂税,吸引农户自发来参加军队,而且还让城中的女子强行嫁给叛军。

更为搞笑的是,缺少的军需物资侯景直接是向萧衍索要,而且态度傲慢无礼,萧衍呢也是一一满足侯景,从来不拒绝,有求必应。

而且朝中察觉事态不对的很多大臣,早都向萧衍汇报侯景要造反。但是萧衍根本不警惕不调查,反而不以为意,这真就是所谓的自己挖坑埋自己。

史料记载:“多所徵求,朝廷含弘,未尝拒绝。”

所以侯景的叛乱和萧衍的姑息纵容相关,正是萧衍的自视甚高、麻痹大意,彻底葬送了自己以及南梁。

内外勾结、无力抵抗

其次是侯景和临贺王萧正德里外勾结。侯景能够一路势如破竹地攻下建康,萧正德此人也是“功不可没”。

仅仅凭借几千人马就能顺利攻下南梁的首都,如果没有内应的帮助,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萧正德是萧衍的侄儿子,由于萧衍以前没有儿子,就把萧正德过继来作为养子,但是当萧衍的儿子萧统出生之后,萧正德的太子梦宣告破灭,因此萧正德十分的痛恨萧衍,最后决定与侯景密谋叛变。

《南史》记载:“正德自谓应居储嫡,心常怏怏,每形于言。”

而且这个萧正德,简直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渣恶魔。曾经他反叛南梁投靠北魏,然后又从北魏叛逃回南梁,萧衍只是训斥了他一顿,然后也不追究。

回到南梁的萧正德不仅不思悔改,反而作恶多端,恶性累累。

他仗着皇家的权势,经常派人抢劫,杀人越货,并且纵容门阀子弟滥杀无辜,一个富裕繁华的广陵地区,被他搞成人间炼狱。正是萧衍对自家亲属的各种纵容,最终引火烧身。

侯景叛乱之时就联系了萧正德,答应如果协助叛乱成功,就立萧正德为皇帝,于是两个恶徒一拍即合。

恰巧当时的萧正德官任平北将军,总督建康的一切军务,有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内应,侯景想不成功都难。

在侯景到达长江北岸的同时,本来是发愁怎么过长江的,结果萧正德送来助攻,派了几十条大船假装运送芦苇,悄无声息就把侯景军队运送过河,长江天险就这样轻松跨越。

待侯景军队到达建康城下之后,萧正德立即打开城门迎接侯景进城,如此的败家行为,让人唏嘘不已。

上下离心、无人救援

最后是勤王部队坐山观虎斗,出工不出力。虽然萧正德引导侯景攻入了建康城,但是内城其实还在萧衍的手中。而且守城大将羊侃有勇有谋,侯景一时难以攻下内城。

时间一长,外部的勤王军队一到,侯景必死无疑。

但是让人纳闷的是,侯景硬是攻打内城几个月,勤王的部队也早就赶到了。

这本来是侯景的末日,但实际情况却是,勤王军队围困侯景,侯景围困内城,最后还让侯景把内城给攻破,让人惊掉下巴。

来勤王的部队有邵萧纶、萧绎等人,这都是萧衍的子孙,这些援军少说也有十几万,解决一个侯景按理来说轻轻松松。但是这些军队就是不行动,在外面看热闹,互相猜忌,徘徊不前。

史料记载:“初,援兵至北岸,号百万。百姓扶老携幼以候王师·······列营而立,互相疑贰。”

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援军现在成为摆设,萧衍的这些子孙的算盘也很简单,大家都觉得这个情形如果萧衍死、当时的接班人萧纲也死,这不皇位大家都有机会去争!

所以这帮人现在是巴不得萧衍赶紧死,他们好去争夺皇位,一个个消极怠工,坐山观虎斗。最后内城在固守了五个多月后,被侯景攻破。

侯景最终掌握了南梁的政权,最后称帝。一代传奇帝王萧衍则是被饿死在内城中,结束了自己晚年的夕阳红。

侯景之乱对历史的影响深远,侯景大肆屠戮南方人民,严重破坏了南朝的生产发展,很多地方尸骨累累,人迹罕至成为不毛之地。

南梁毁在了萧衍的手中,此时的西魏趁乱吞并了南梁的大片土地,实力大幅增长,为最后的隋朝统一南北,结束几百年分裂乱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时候黑暗之中也孕育了未来的光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