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苍茫浩淼的太平洋,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天堑。
一些人以此解释为何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只往西行、不向东往”。
但是,年,法国汉学家约瑟夫·德·吉涅向法国文史学院提交了一份语惊四座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早在公元5世纪下半叶至6世纪初,中国人可能就跨越太平洋与美洲大陆有过多次人员交往。
从现代科学严谨性出发,古代中国与美洲之间是否有人员交往的问题,因缺少确凿可信的史料和文物证据,仍处于悬疑状态。
学界无法论证一种持续性海上交往的可能性,也无法否定一种偶然性交往的可能。
19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尚不完善,拉丁美洲考古发掘工作尚处在初始阶段,出土文物零零星星。
西方学术界通常根据拉丁美洲土著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征,查找与旧大陆诸文明的相似之点,从而探求其根源。
他们提出过不少假说,诸如"犹太说"、"大西洋岛说"、"大穆岛说"、"非洲说"、"亚洲说"等。
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拉丁美洲地区大量历史遗址、遗物出土,
加之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完善、科学化,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孕育、兴起、发展的全过程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类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落户拉丁美洲后,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发展、变革了携带来的石器文化,从事农耕活动,创造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出现阶级和国家组织。
已故美籍华裔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曾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两种文明也许不存在前后相继、谁传给谁的问题,但可以把两种文明放到人类演进历程的更大时空跨度中去考察是否存在某种共同的祖源。”
亚洲形成了"大米文明"。欧洲形成了"小麦文明"。而拉丁美洲形成了""玉米文明"、"灌溉文明",印加人及其先人修筑的梯田也是举世无双的。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中没有佛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印记,他们只崇拜自然神(如太阳神、雨神等)。
除玉米外,拉丁美洲古代还独自栽培出了许多种农作物(诸如马铃薯花生、黄瓜、葫芦、辣椒、菜豆、南瓜等)和水果(诸如鳄梨、菠萝等);还发现并栽培了一些稀有的作物(诸如可可、古柯、烟草、橡胶等)。
拉丁美洲古代没有马、牛等大牲畜,安第斯山中部地区驯养了小型牲畜骆马、羊驼;没有发明轮子和车。驮运物品使用人力或小型牲畜,这是地形条件使然。高原、山区、河谷地带走车不易,劳动生活中对轮子的需求并不强烈,因而不存在这方面的发明欲望。
这些特色构成了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主体,全然有别于旧大陆诸古文明。我们在确认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固有性的同时,并不排除其个别的文化成分具有华夏古文明的印记。
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长相,就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印第安人跟美洲其他族群在容貌上有很大差异,反倒是跟万里之遥的华夏子孙颇有几分相似,是典型的黄种人。
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最先提出了“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观点。此后,另一位法国学者金勒根据中国古代《梁书》的记载,认为中国史书中提到的“扶桑”最早指代的就是美洲的墨西哥,这也预示着中国古人很早就已经到达过美洲大陆。
到了年,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在翻译《尚书》时,注意到了武王伐纣前后殷商主力消失这一细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武王伐纣时可能发生了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这就是著名的“殷人东渡说”。
那么印第安人真的是中国商朝人的后裔吗?国外学者的大胆猜想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年,兴公在《地学杂志》撰文称:“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在疑信参半之间。
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在墨西哥越万滔地方寻获泥制古像甚多,面貌确与华人无异,其衣饰亦稔为中国十数世纪之物……”。
纣王死后,留驻东夷的殷商移民和攸侯喜却从史书记载中突然消失。殷商灭亡后,中美洲突然兴起了奥尔梅克文明,而且带有强烈的商殷文化色彩。
不过,我们仍不能据此认定“殷人东渡说”是确凿无疑的。首先是现有考证资料尚无法证明殷商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质疑点:年前的殷人的航海技术真的可以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吗?没有机械动力的木质船舶如何抵抗海上的狂风巨浪?淡水和食物问题又如何解决?
年4月4日,周传钧、种玉麟、陈家琳、徐家政、胡露奇5位中国台湾青年驾驶一艘清末由福州马尾船厂以中国传统工法制造的木造帆船从基隆出发,经过天的漂流,于同年8月9日成功抵达美国旧金山。
这次十分大胆的航行验证了在没有机械动力和坚固船体的情况下,从中国东海岸横渡太平洋抵达美洲是可行的。而太平洋暖流沿途多雨,一路海鸥飞翔海豹伴行,也足以支撑起3个月左右的食物和淡水补给。
无独有偶,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有土著声称,自己是13世纪元朝水师后裔(年和年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但均因遭遇台风失利,元军战船或损毁或失踪)。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邹衡在美洲讲学时,偶遇一位印第安人中学教员,对方也声称自己的祖先是殷人。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包括殷商遗民在内的中国古人的确曾横渡太平洋到达了美洲,但这批遗民究竟是不是如此前猜想的是在纣王身死国灭后由攸侯喜统率东渡的,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我们仍应谨慎看待。
然而,华夏古文明对拉丁美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偶然的。至今尚未发现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中有受华夏古文明直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整体文化群落。
总之,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与华夏古文明是不是有直接关系,存不存在直接交流和影响。两者是在各自的区域内平行地孕育、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人倾向"独自发展"说。
两大文明中一致中有差异、差异中存相似的特征,也许正是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逻辑哲学。
感谢阅读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