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贤咏和著华章竟陵新韵首发式暨新竟陵

年元月27日,《竟陵新韵》首发式暨新竟陵诗派座谈会在北京古色古香的琉璃厂西街号召开。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经济学家范恒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副主任徐国宝,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尚鸣,东城区书协主席高风,东城区书协副主席严宜玉,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朝阳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发洪,总后原副局长(正师职)甘海斌,天门市驻京办主任熊小林,意趣阁创始人、《武当文脉》总导演梅明,刘艺书法研究会执行秘书长臧新义,国都证券基金部负责人李立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部门负责人张惠,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常涛,北京银行中加基金部门负责人韩若柳,容膝集团北京公司负责人刘月如等。龙潭诗社社长傅东渔主持。

在《竟陵新韵》首发式暨新竟陵

诗派座谈会上的讲话

范恒山

(年1月27日)

各位朋友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对于我们来说,《竟陵新韵》的出版是一件带有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庆贺和纪念,而大家的真知灼见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本人也是比较被动地参与到其中的,是傅东渔等同志把我拉到了这个群体之中。所以,我在年8月所写的《七绝·贺新竟陵诗派创立》的序言中专门提到“感于傅东渔先生等创立京城新竟陵诗派良举而吟”。但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既然大家信任我,看重我,我就应该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为之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说到底,竟陵诗派就是一个诗词交流平台或者称之为“诗词沙龙”,借助这个平台,以生活在首都北京的部分荆楚诗词爱好者为主体,依托一定的形式开展诗词特别是唐宋风格诗词的学习、咏吟和创作,以取长补短、相互提高。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虽然它承继了某些特定的地域或历史符号,但参与者及其创作的内容并不局限在某个地域。南齐永明年间曾出现过“竟陵八友”,但“八友”中间没有一个是当地人。新竟陵诗派的职责也不仅仅是讴歌家乡,而是“高扬文化自信、歌颂伟大复兴”。临逢盛世,我们要偕伴同道之人,“以笔为帚、化墨为雨、抒黄河清、写江山绿、洗放天青”。新竟陵诗派中有一些人祖籍隶属古竟陵,我们也要会同今天仍然生活在那里的诗词爱好者,一同弘扬古竟陵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同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多的时间里,诗派举办了多次雅集,也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竟陵新韵》只收录了其中一部分。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中充满感慨,很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刚才,徐国宝同志在发言中谈到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所写的《人间词话》,我想王国维的许多著述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人间词话》,而《人间词话》中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那段“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表述。王国维分别集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古贤之词句,阐述了人生奋斗的三种境界。受此启发,我也想集诗仙李白和伟人毛泽东之诗句,向大家表达三点意思。

第一,“拨云行古道”,“风景这边独好”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树永不凋谢的花朵,是华夏历史长河中一股激越奋进的清流。叶嘉莹教授曾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读诗尚能如此,何况进行诗词创作呢?好的诗词寓品高、意重、情真、味醇、词美、律正为一体,既能增益社会、启迪他人,又能怡悦自身,可谓好处多多。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诗词创作是另外一片天地,那里有特别的景致、奇异的风采。如果我们下点功夫、投身其中,一定会获得意外的惊喜、体验柳暗花明的感觉、生发别具一格的情愫。我们应该坚定意志、执着前行,以古诗词为引领,走进这片奇魅的领域,并用自己独特的创造,真切感受诗词所体现的美好韵味。

第二,“苍茫云海间”,“风卷红旗过大关”

诗词之海浩瀚无垠、博大精深,四唐二宋的贤人们在历史上竖起了一座高峰,伟人毛泽东又在近现代立起了一座新的丰碑。作为诗词爱好者,面对着这样的环境,我们能感到强大的压力,也应树立起应有的信心,几千年的优秀传统诗词积淀为我们有所作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诗词创作上,我们应该秉持这样的精神状态,即以“无心”成“有心”、用“平凡”铸“不凡”。目标可以设定得合理一些,但功夫必须下得深入一些,要虚心向古今贤人学习,坚持以实际生活为本源,紧紧扣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探源风雅颂、尊奉赋比兴,书写真善美。要积极进取,又不图名利;既与时俱进,也顺其自然,不尚矫揉造作,不做无病呻吟,高扬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旌帜,在玄妙奇异的诗词云海间越关夺隘、高歌猛进。

第三,“相迎不道远”,“无限风光在险峰”

诗词创作不能浅尝辄止,但前行的道路充满挑战,只有在崎岖道路上持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既然钟情于诗词,就不应惧怕道路艰险和遥远,应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永不言休。可以肯定的是,越往前走,我们就越能领略到诗词的曼妙身姿和深邃情调。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提升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还能促进身体强健和心情愉悦。尤其对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同志来说,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际,吟诗作词、追风弄雅,一定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身体更健康、性情更温厚、生命更精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相携相帮、砥砺奋进,不断攀上新高度,用温暖省世之作去领略诗词险峰上醉人心脾的无限风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牛岁即将过去,虎年就要到来。辞旧迎新之际,恭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虎虎生威、前程似锦!

范恒山会长为诗友签名

李永金司令员贺诗

贺《竟陵新韵》首发式

赵发洪

竟陵新派,开端两载春,肃将其实;

鸿韵丛书,呈现一分雅,相慰方知。

七律和恒山兄贺《竟陵新韵》出版胡水堂竟陵新派谱华章,诚继先贤韵馥香。昔日钟谭擎大纛,今朝范傅领头羊。诗风越过西江水,词曲幽深赤县光。盛世开明兴雅趣,心扉直抒看东方。贺《竟陵新韵》出版发行郑国才偷闲得赋展情怀,汇趣刊书妙手裁。时代变迁雕翡翠,神州崛起记楼台。龙谭帅帜凌空舞,京派雄师破浪来。醇真浓烈乡思酒,醉饮贪杯心畅开。

赏学范恒山先生《竟陵新韵》有怀

肖孔斌

伊君诗赋巧生春,

字里行间乡梦频。

望远登高歌盛世,

引经据典唱黎民。

严遵格律善求变,

叱咤风云勇创新。

欣喜长江浪推浪,

竟陵学派有来人。

注:作者曾任天门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七律贺《竟陵新韵》出版傅东渔湖荆文脉洞庭波,范子离忧屈子歌。绍绪钟谭遵韵致,师宗雅颂共吟哦。七贤八友皆名士,十客一书如卷荷。楚树燕云拱魁斗,踏天北岳入烟萝。七律祝贺《竟陵新韵》出版汪桃义新派群英喜气扬,十贤雅聚谱华章。魂牵桑梓传佳韵,情系苍生诵栋梁。军旅真知笺上显,仕途灼见笔中藏。西江遄水滔滔去,不尽钟谭咏未央。贺《竟陵新韵》出版周维竟陵丛苑发新枝,幸值骚坛鼎盛时。汲古幽深风格迥,咏今孤峭韵声滋。心倾诗律抟优境,笔健毫锋撷逸词。一辑琼篇聊众乐,钟谭遗梦醉狂痴。贺《竟陵新韵》出版周维竟陵丛苑绽梅腮,情寄钟谭玉韵裁。静雅清馨花璀璨,迎风凌雪一时开。思佳客《竟陵新韵》出版有感熊垓智读罢诗集品万言。闲情雅韵鹧鸪天。有方有寸坊间雪,无拘无束月里闲。思来事,忆流年。鉴评夕日许重看。执笔笑问青春事,一画星霜映晓寒。贺竟陵新韵出版姜琳杰竟学不识天色晚,陵溪侧畔几少年。诗溢芬芳意自华,开向云边化雨还。惟士惟书知高洁,楚辞新韵清风传。有情心中万古流,才施笔墨已千山。七律贺《竟陵新韵》问世感赋彭太山自古皆言楚有才,钟谭遗韵继将来。长鲸大鳄凭吞吐,妙手丹心任剪裁。书案人勤红烛暖,吟坛春早雪梅开。千秋盛事播南国,一卷编成赖北魁。七律贺《竟陵新韵》出版张洪珍汉水滔滔尽俊才,钟谭独有写情怀。天门一线文星现,楚地八方雅士来。庙宇京畿枝杪绿,鄂州润土又花开。性灵遗韵描山色,喜看诗情妙剪裁。贺《竟陵新韵》出版常大鹏嗣响多才俊,歌诗遍靖安。頻传新韵致,酬唱不思还。依韵和恒山兄甘海斌漫随诗友赋新章,忝列风流溢墨香。众志深探皮陆味,每篇宝鉴竟陵光。有心挥笔歌盛世,无意留言叹自伤。平仄唱和成一趣,韵声押对表衷肠。竟陵古韵又清发臧新义

中华大地,物阜民丰,一方水土蕴育一方文化。特别是古代交通条件下“关塞极天唯鸟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生文化上的差异巨大,形成诸如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等...皆有着地域的烙印。

人,或生于斯长于斯,或兴盛于斯歌哭于斯,自然也拥有与众不同的标签。孔丘、颜平原、杜少陵,苏东坡、王孟津等名人;商山四皓,竹林七贤,竟陵八友,江左风流等团体。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正是这种地域差异性,使文化丰赡多姿、包罗万象。

古之竟陵今天门,旧为南朝齐梁竟陵王萧子良封地,自古人文昌盛,故以此名。竟陵王萧子良,好文而礼遇文士,组织文学活动,促进了南朝文学的彬彬之盛。《梁书武帝本纪》记:“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包括高祖(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一时天下才学并皆游集焉,号曰‘八友’”。竟陵八友,文学讲究平仄四声,音韵和谐且情景交融,不仅为南朝齐梁时代文化奇葩,更是开竟陵地域文化之先河。后之籍人,莫不景从,以此为先声,踔厉风发,以期“家声”不坠,焕文焕彩。

明代更有钟惺、谭元春开宗立派,发起组建竟陵学派,与当时公安派并驾齐驱,驰誉天下。反对拟古之风,形式险僻,求新求奇,主张抒写“性灵”,风格“幽深峭拔”而影响深远。

今日之京城新竟陵诗派,赓绪崛起。由范恒山、傅东渔二位先生于年8月发起,主要成员有赵发洪、郑庆红、汪桃义、甘海斌、胡水堂等,皆荆楚籍人士,又皆雄踞京城,功成业就,或政坛翘楚、或文化学者、或商界精英,对于文艺的态度,大抵秉承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观点,于诗酒唱酬之际,探究竟陵学派之遗韵,踪迹古乡贤之诗风,寝窥琢磨,遂成蔚然之气象,名动京城,更影响天门故里。

余曾有幸数次参加新竟陵诗社、龙潭诗社组织的诗酒雅集。常感范恒山先生之博学多才,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不仅身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要职,且诗词造诣高深,所作皆质雅而意幽深,堪称新竟陵之主帅也。又感傅东渔先生之热忱,似乎每次雅集都由他出面组织,召集、拟题、主持、宣传等。其诗有大才,往往诗思如泉涌,别人做一首,他则得三四首,方兴尽。余者如甘海斌、胡水堂二位先生,都曾是军中高干,为人谦和敦厚,为文诗情畅意,既有军人之豪迈,又得士人之儒雅。

当其时也,余身处其中,每有“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感。(南宋陈与义词句),何其幸耶。

杨诚斋在《江西宗派诗序》一文中指出,“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形,或可理解为地域,而味,即司空图所言“味外之味”,意蕴也。从这个角度来说,京城新竟陵诗派,不必全为天门之籍,无须身处京城之都,五湖四海,只要有这“味”连接,即有别于其它“世俗之作”也。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做注,祝愿京城新竟陵诗派蓬勃发展,源远流长。

幽远峭孤因气骨,竟陵古韵又清发。我言归志一官初,石上林泉堪照月。

(平水韵之月韵。辛丑岁暮于京华深柳堂)

臧新义,字涵之,号雨园、抱玉室、深柳堂主人。中文学士、法律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刘艺书法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座谈会现场徐国宝主席讲话尚鸣主任讲话

高风主席讲话

熊小林主任讲话甘海斌局长讲话臧新义秘书长讲话梅明导演讲话李立宏老总阅读《竟陵新韵》

常涛秘书长讲话

韩若柳老总在座谈会上张惠老总在座谈会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