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和累我都不怕,就怕不能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赫章县双坪乡坪子村,人们时常会见到一位头戴小红帽、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他日夜不停地奔波于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梁胜(左)帮村民做农活。
他就是年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毕节市人社局派驻赫章县双坪乡坪子村第一书记梁胜。
驻村四年多来,梁胜走访群众万余人次,帮助群众办理大小实事、好事千余件次,写下多万字的民情日记和工作记录。在他的倾情帮扶下,全村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实现如期脱贫,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扎根山村初心使命践行者
梁胜所驻的坪子村是赫章县双坪乡海拔最高、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远离县乡主干道,是典型的后进村。
驻村第一天,办公楼破败不堪、环境脏乱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当时看到村子的贫困面貌内心五味杂陈,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做好工作,尽快改变现状。”
说干就干,梁胜向周边群众找来一根6米多高的竹竿,将一面崭新的国旗立到村办公楼的屋顶,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坪子村上空高高飘扬起来。
随后,他联系三轮车到14公里外的乡镇买来油漆、磁粉、电线、灯具,带领村干部漆门、刮磁粉、打扫卫生,并借来电钻和钉锤,把电灯线路接好,把大喇叭安装调试到位。后来又制作了村“两委”的牌子挂起来。通过修整,村活动阵地终于“靓”起来了,村“两委”班子的精气神也得到大幅提振。
梁胜(右)走访贫困户。
通过一个多月翻山越岭、爬沟过坎、走村串户,梁胜研究制作了《双坪乡坪子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实施挂图作战。
同时,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坪子村的实际拟定了“一民约、两规划、三纲要”的工作思路,拉开了坪子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序幕。
开山修路偏远山村修路人
由于被大山峭壁阻隔,坪子村山塘组一直没有通组公路。群众进出只能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走,既不方便由不安全,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梁胜进驻村子后,先后几十次在峭壁断壑间往返穿梭,踏勘论证。十余次留宿山塘与当地群众座谈研究,反复向乡党委和有关领导汇报争取、与施工队对接协调。争取到30万元的毛路开凿资金,启动该组通组公路建设。
工程启动那天,没有鲜花,没有鞭炮,更没有剪彩仪式……梁胜用一棵竹竿将一面鲜艳的党旗插在工程最艰巨的石口子岩上,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十来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兴高采烈地跑来,高高地举起右手,向党旗致敬。
“我就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不算什么。”梁胜说。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驻村四年来,梁胜指挥、协调、监督修建和硬化通村通组公路18.7公里,修建和硬化连户路11.3公里,争取和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万元,使得坪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坪子村举办挖掘机培训,提升村民就业技能。
扶危济困贫困群众贴心人
“多亏了梁书记,我们才喝上了干净水。”村民王勇感激地说。
坪子村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山村,自古缺水。民间流传着“宁愿让人吃一顿肉,不愿让人喝一口水”的说法。
梁胜到坪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带领村支两委四处寻找水源,测量海拔高程,计算水流流量,积极同当地水利部门对接协调,踏勘论证。经过勘测,最终选择采用将全村境内五个分散水源点的水集中提灌到高位水池覆盖全村的办法来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随后,又协调将5公里以外的其他村水源采用增压泵引流方式作为补充水源,才彻底解决了坪子村的饮水困难。
不光是帮群众解决饮水困难,梁胜还担当起“贴心人”的角色。
施启前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居住在2间不足40平方米小瓦房,后来经过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搬进县城移民搬迁小区平米宽敞的小洋楼。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施启前的母亲没有文化,不懂交通法规,在清明节子女回老家上坟无人照料的情况下误入搬迁点附近的高速公路,在闸道上发生交通事故,生命垂危,急需救命钱。由于车主只承担次要责任,保险公司和驾驶员支付8万元后就不肯再出医疗费用。
万般无助的施启前联系了梁胜。核实情况后,梁胜马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