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江门市实施“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恩平市在落实上级要求的同时,在本市有关部门选派一批年轻党员干部到基层驻村,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工作,恩平市委组织部四级主任科员梁劲锋就是被选派的干部之一。
梁劲锋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办事,性格随和、接地气,担任大槐镇良洞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村干部和村民对他印象深刻,大家直呼他“锋仔”“小锋哥”。
良洞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还不到2万元,自梁劲锋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通过强抓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努力实现组织、产业和文化振兴,推动该村各项事业走上了新台阶。目前,梁劲锋已结束驻村,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周晓营
强抓党建工作培养年轻力量
良洞村是地处大槐镇与那吉镇交汇的边缘村,四面环山、产业贫乏、位置偏远,常住村民少,党员队伍常年没有新鲜血液输入。该村共有29名党员,平均年龄59岁,党员队伍老龄化。
为了发展新党员,梁劲锋驻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年轻力量。经过近3年的考察,今年1月恩平市开展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前,他提前物色了4名平均年龄30岁的人员,并积极推动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为村里的党员队伍注入年轻力量。
良洞村条件艰苦,村委会办公设施落后,党员干部更是缺少学习和宣传的阵地。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梁劲锋多方牵线搭桥,推进修缮村里的党员活动中心。年7月,良洞村委会办公楼二楼的党员活动中心装修完毕,配套了三防视频会议系统、电视机、投影仪,添置了一批书籍。
为了彻底改善村委会的办公环境,经过梁劲锋与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把对外出租的原良洞村学校回收,作为村委会新的办公楼。梁劲锋多方争取资源,并在上级资金的扶持下,目前已完成外墙及功能室的装修工程。“除了办公场所,我们还计划设置电子阅览室、党群会议室,并结合茶产业打造茶艺文化展示厅,丰富服务内容,振兴当地文化。”梁劲锋说。
以往受场所局限,良洞村党员的党组织生活和学习一直未能规范。为此,梁劲锋与村干部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党员的党组织生活,并将制度上墙。
结合近段时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良洞村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梁劲锋为大家讲政策、交流思想,并邀请恩平市委党校教师下乡讲课,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电影。
此外,梁劲锋积极组织该村党员外出学习,一些从未走出农村的党员得到了学习机会,开阔了眼界。“这么多年我们都没出去参观学习,在梁书记的组织下,我到大田镇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励英学校)参观学习,重温了入党誓词。”该村老党员谭森佳说。
赢得村民支持推动乡村振兴
年元旦,良洞村举行了庆元旦文艺晚会,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晚会搭建了舞台,让村民们得以充分展示才华,并邀请了不少文艺工作者前来表演助兴。村民们感慨地说,这是村里从未有过的文艺活动。
“刚来良洞村的时候,我发现村民们的思想还很保守,生活也很枯燥,精神面貌比较差。我策划举办文艺晚会,就是让村民们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让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好的切入点。”梁劲锋说。
乡村振兴工作不能是干部干、村民看,而是要将大家拧成一股绳。
在推动辖区内的上康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前,不少村民思想保守,不愿意配合工作。梁劲锋先从宣传工作入手,他收集了不少恩平市、大槐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前后变化的图片,制作成宣传海报在村里展出,并邀请村民观看美丽乡村建设视频。同时,梁劲锋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通村民思想工作。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村民们逐渐配合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一些村民还自发在村里种植花木,美化乡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的塘坦铺上了水泥,猪舍变成了灯光篮球场,还建设了环村绿化休闲道。现在,外出村民每逢节假日都喜欢回到村里。”村民张计想说。
此外,上康村在建设体育休闲公园过程中,得到恩平市文广旅体局支持,获赠了一批健身器材。接下来,良洞村还计划把辖区内的上康村、下康村打造成连片村,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