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毗陵谢氏简史

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文化是家族的血脉所在,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家族历史是国史和地方史的组成部分,其进程和文化的积淀、传承、扩展,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轨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相生相伴的家族沿革史,是最为根深蒂固的,被视作为精神家园的一种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编纂家史的历史。西汉司马迁所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其中的“三十世家”,就是记述三十个大家族的历史。

顾名思义,《毗陵谢氏简史》是简要记述毗陵谢氏家族的史书。通过姓源追溯、祖源探索,家族繁衍,瓜瓞播迁,叙述毗陵谢氏的传承过程,反映毗陵谢氏的历史本貌,彰显毗陵谢氏先哲前贤的历史功绩,提炼毗陵谢氏的人文精神,旨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鲜活的家族记忆。毗陵,常州、武进曾用行政建制名称,既是郡名,又是县名。

春秋晚期,今常武地区在勾吴国(吴国)政权控制区域,公元前年始置“延陵邑”;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年)置延陵县,属会稽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改延陵县为毗陵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嘉禾三年(年)“毗陵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年)置毗陵郡,设武进县;永嘉五年(年),改毗陵郡为晋陵郡,辖武进、晋陵等县(晋陵县和武进县在历史上多次分合。

晋陵县名沿用到元初;武进县名沿用到现代);唐武德三年(年),移原为常熟建置名称的常州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开始。在古代时,实为同一地的毗陵、晋陵、常州、武进数名,在常武地区民间是同一概念。谢氏,中国古老姓氏之一,来源有多说,其中以出于上古时期的“炎帝说”和“黄帝说”为主。

自古以来,许多治史者、治学者乃至民间文人,就谢氏的来源多有学说,他们各采史书、典籍、谱牒等文献中的记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阐发、演绎,并表述和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唯一性、排他性。其实,要想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唯一性、排他性,这是不可能的,根据传说去论证,其结果必然比传说更荒谬。因此,《毗陵谢氏简史》在姓源追溯、祖源探索等涉及传说的方面,采取依据古说、不否他说、形成己说的原则。所谓“依据古说”,就是尊重古人依据传说所写的,史志典籍中的记载,尤其是怀有虔诚敬畏之心,尊重前人在谱牍中的记载;“不否他说”就是尊重他人之说,不去否定他人的观点;“形成己说”就是通过必要的论述,表达自己的认为。

毗陵谢氏是陈郡阳夏谢氏的分支,尊炎帝为人文初祖,尊“八十遇文王”,助周武王伐纣开周朝的“太公望”姜尚为太始祖,尊周宣王元舅申伯为得姓始祖,尊三国吴时谢谭为远祖第一世。陈郡阳夏谢氏,在两晋时期被称为“顶级门阀”。其时,常州称为毗陵,故在南宋初自河南开封南渡常州府武进县的谢氏,世称“毗陵谢氏”。

清代常州名儒谢兰生著有《谢氏源流》,他在篇首写道:“粤自神农起而姜姓,传申伯封而谢氏出。赫赫宣王之命,肃肃者召伯之功。”又在序言中写道:“吾宗自得姓受氏以来,数千百年遥遥华冑,或以德著、或以才名、或以宦绩崇隆标名青史;或以儒林理学崇祀乡贤;或笑傲空山一椽自适;或飞鹏云路万里扶摇!此祖宗之声华,悉是子孙之光彩,敢因代远年湮,遂忘水源木本?因按前人所辑毗陵氏族源流,复补注纂,订以为文献之徵。”

谢兰生所述主旨明确,言简意赅。首先论述祖源出自上古炎帝,姓源出自西周申伯。尔后归纳谢氏先贤在历史进程中所作的贡献和地位,描述谢氏俊彥的处世理念和人生追求。随之强调不能因为年代久远而忘记根本,说明自己在前人所写毗陵氏族源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注释和完善,成为谢氏家族可以传世的文献。先儒所标宗旨,可为后世师范。

按毗陵谢氏宗亲会专题会议达成的共识,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开纂《毗陵谢氏简史》。在编写过程中通过以史系族,以族系人,以人系事的方法,达到相对全面地反映毗陵谢氏家族历史,彰显毗陵谢氏先哲前贤的历史功绩和德业的目的。《毗陵谢氏简史》综分上下两卷,兼顾纪实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上卷以纪实笔法叙史、叙族、叙人;下卷以话本笔法讲述自宋代至现代八百余年间发生在毗陵谢氏家族中的故事。

上卷第一章《谢氏溯源》,是为毗陵谢氏远祖史。按“依据古说、不否他说、形成己说”的原则,分篇叙述谢氏人文初祖炎帝、太始祖姜尚、得姓祖申伯的行历和历史功勋。继尔以《谢氏源流》为据,叙述远祖谢谭及东晋“乌衣世家”,阳夏谢氏的分派过程和在这一时期内处于历史节点上的知名人物,止于南宋初时毗陵谢氏开派。

第二章《派衍毗陵》,是为毗陵谢氏家族史。采用分堂叙述的形式,就毗陵谢氏派衍原常州府所辖武进、无锡、江阴、宜兴四县以及金坛县共二十堂中目前已有联络的宝树、玉树等十六大支派,分别介绍各支派始迁、占籍、繁衍、堂号、倡谱、建祠、分迁、续谱以及现状等总体情况。第三章《古今人物》,是为毗陵谢氏人文史。

该章原则上依国史《列传》、方志《先贤》《忠烈》《儒林》《宦绩》,以及相关典籍中所载毗陵谢氏人物和其贡献及社会地位,分《谢氏远始十宰相》《宝树别枝展双雄》《江南孔子谢应芳》《恪守官德多良吏》《北上三代四俊杰》《社科三谢多建树》《政界三谢垂青史》《文坛三谢耸青山》《科学领域四精英》《那时明月照他乡》共十节,综四十三人予以分篇介绍。

第四章《谢氏家学》,是为毗陵谢氏文化史。该章发凡三篇:采《晋书》《南史》《梁书》《世说新语》中对六朝谢氏的记载,成篇《成语典故万口腾》;依毗陵谢氏在明清间所出现的三个文化高峰,成篇《崇文重教传家集》;依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毗陵各堂《谢氏宗谱·经籍》和《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记载,刊列毗陵谢氏历代官员、儒师、文士的著作目录。

为体现毗陵谢氏的家学传承,当代毗陵谢氏族人的著作目录亦予以刊列。第五章《家风传承》,是为毗陵谢氏道德史。采撷《毗陵谢氏家谱》中的家训族规,方志、家谱中所载尚德事例,凡分《立身首重行孝道》《轻财恤贫多善行》《和亲睦族举大义》《保家卫国忠义士》《革命斗争群英谱》五篇,彰显三十六位德者“孝”“善”“义”“忠”“勇”的真实事迹。

下卷不分章,根据史载、志存、谱记资料和素材,凡分毗陵谢氏各派各堂脍炙人口的《祠堂佳话》;口口相传的《人物雅话》;以及以传说为主的《坊间趣话》共三节,综故事六十则。《毗陵谢氏简史》近六十万字,全书重历史真实、重人物本貌、重文化传承、重崇尚道德。此书的编写出版,旨在充分彰显毗陵谢氏悠久史脉、辉煌人脉、灿烂文脉、优秀德脉的同时,为家族历史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启迪后世,发扬光大。

江苏常州-毗陵谢氏宗亲会

二〇二〇年一月一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