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大多数人口中的玩笑话
但讲真,它对于不同人具备不一样的意义哦。
对于宝妈,它是反应宝宝身体情况的小能手~
对于农户,它是天然有机肥料,嗯~定时储存还省钱~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它是每日顺利排便的酸爽时刻~
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小可爱总结下来用处也不算少,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小可爱,它除了闻起来臭臭的,具体有什么味道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
“尝粪忧心”典故
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诊断病情除了用中医把脉观色以外,民间不懂医术但颇有孝道之人还有一种特殊判断病情之法,就是“尝粪辩疾”。据《梁书》记载,公元年,一个名叫庚黔娄的人,其父得病卧床不起,于是辞去官职回家服侍他的父亲,有人告诉他说,要想知道你父亲的病情如何,需要尝尝他的粪便,如果味道是苦的,说明没什么大碍,很快就会康复,如果味道有甜味,意味着病情严重,并且还会继续恶化。庚黔娄于是取来粪便尝了尝,其味有甜味,果然其父久久不能痊愈,让庚黔娄甚为担心,这就是“尝粪忧心”的故事。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粪便能反映体内元气顺逆,元气顺,则粪便味苦,反之,则味甜。所以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倒也是判断病情的有效方法,有幸我们已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孝心了,如果你生在古代,你能做到吗?
闲话不多说,我们现在来科学分析为什么是这些味道,从中可以知道哪些冷知识呢?
粑粑的组成部分
粑粑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等等,总体含有大量胺类物质,比如尸胺、腐胺,还有吲哚、粪臭素。粑粑味道的形成肯定和那四分之三的固体有关,特别是主要成分吲哚和粪臭素。
吲哚和粪臭素是产生恶臭的根源,它们是蛋白质被肠内细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质,换句话说,如果吃了大量的高蛋白食物,大便就会变得很臭。
这些也是腐败的食物、尸体中富含的气味物质,虽然具体味道可能并不明显,但类似腐败的肉类或鱼类,所以气味肯定非常难闻,味道很难让人品鉴。
粑粑的味道种类及形成原因
1、粑粑肯定是咸的
尿液中含有钠,它和汗液的成分是基本一致的,尤其是当你腹泻的时候,大量富含电解质的液体通过肠壁分泌,于粪便混合而排泄出来,所以粑粑势必是咸味的。
2、粑粑也会是酸的
简单来说,当消化不良时可以闻到酸臭的味道,品鉴必定会带有酸味。它的科学依据如下:人进食的食物当中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等物质会有少量进入肠道,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会分解为有机酸类(比如醋酸、乳酸等),这些酸味物质混合在大便中就会使大便成为酸味。碳水化合物、纤维等物质数量较多时,在进入肠道会分解出大量有机酸类,这会使得大便呈现酸味。
酸味较重的:通常出现在饮食中素食比例较多的人当中。
恶臭较重的:通常出现在饮食中吃肉(蛋白质较多)较多的人中。
3、粑粑也会是苦的
上面典故让我们知道只要粑粑闻起来恶臭、苦苦的,身体就显示比较健康,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粑粑里面有胆汁的存在,胆汁是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所以说,粑粑它必定是有苦味的。
4、粑粑有时也是辣的
我们知道吃完辣椒会辣小pp,由于人体内缺乏分解消化辣椒素的酶类,所以辣椒素从嘴里吃进去,是原样从菊花排出来的。所以如果是吃完辣以后排出来的辣菊花大便,应该也是辣的。
5、粑粑变成甜味很危险
正常粑粑一定不会有的味道。
一个是甜味,由于糖类对人体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能量来源,因此人吃进肚内的糖类很少能够通过胃肠道层层关卡的剥削,进入大肠,参与粪便的组成。即便有少量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多聚糖等漏网之鱼,也早被肠道菌群瓜分一空,所以正常人的粪便应该是不会有甜味的。
另一个味道是脂肪的香甜味,因为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效率几乎为%,只有严重病态的情况下才会在粪便中出现脂肪,即我们所称的脂肪泻。
综上所述,粑粑的味道一定不好接受,而且在食物中最容易引起我们食欲的两种物质:糖和脂肪,在正常粑粑中完全没有,但是粑粑一定会有苦、咸味,鉴定完毕~如果还有好奇的宝宝想要亲自尝试记得留言告诉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