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么多的牛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1116/9697121.html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着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而后人对相关事实的记述与事实本身存在差异性,导致有些历史名人记述得过于偏离于史实了,这也是野史、伪史充斥其间的原因。这里也有一个如何综合史料、秉承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还原事件或人物原貌的问题,如果史料欠缺或不全,也是难以确定的。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被形容过度了呢?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就不说了,夏、商以及西周时期的很多人物也是极大地神话了的,耳熟能详的如武王伐纣,姜子牙分封神仙等,《史记》里的相关记述也是根据传说来编写的,很多已经被神话了,名人成了神仙。

从春秋战国以来,史书上记载的历史人物就比较贴近实际了,只是个别情况下,出于宣扬的目的或者推崇的心理,还是有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被夸大了,甚至被编造出来。这里试着列举一些。

陈庆之的军事才能和战功

《梁书》中记载,公元年10月,陈庆之率人对魏军15万,破其前军,夺城13座,降3万人;年,率人对魏军7万人,夺3城,后又全歼援军2万,夺租车辆;以7千人对魏军30万人,占荥阳、破虎牢;还是这7千人攻洛阳,克城32座,所向 ,洛阳童谣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连毛都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实际上这些记述,一是夸大了对手的实力,二是把他人的功劳全部算作陈的功劳,《资治通鉴》里的记述就相对保守一些,如把15万变成5万。

陈庆之

从后期陈庆之常有败绩来看,这不是因为陈军事水平退步了,而是他的军事水平原本并不是很高超,所以遇到强力对手就会落败,而既使陈落败的仗,《梁书》里也要找些小事来夸陈一番,如其他人的军队都丢了,就陈的人马没有损失,陈只身逃回还被封侯。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三国演义》有“七分实、三分虚”的说法,里面就大量改写了历史事件,作者以蜀汉正统为出发点,来记述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诸葛亮就是作者塑造出来的这么一个军事大家,从火烧博望坡、火烧星野、草船借箭、智取荆州、攻取益州、夺占汉中、六伐中原、七擒孟获等,如果这些事情属实,说他是个厉害的军事家还可以,而历史上,火烧博望坡为刘备所为,火烧星野、草船借箭是编出来的。

诸葛亮

实际上诸葛亮的强项在治国理政,军事才能并不高明,不善奇谋,所以最终劳而无功。相对来说,《三国志》更客观一些,陈寿就点评诸葛亮说: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关羽的武艺和军事才能

还是《三国演义》,记述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去世后被后世逐渐神化,尊为关公、武圣人,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实际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都是虚构,实际关羽的才能算是比较强,但也不是数一数二,击败的对手没有很强的,庞德也能与他打平,而失荆州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不足,绝非大意可以掩盖过去。

关羽

康熙的十大武功与乾隆的十全老人

不少清宫剧或是小说,已经把康熙乾隆神化了,甚至把康熙尊为千古一帝。康熙的确是做了一些值得称道的大事,如削藩、抗俄、灭明郑、征葛噶尔丹,但凑齐十大武功也是不容易的事,尤其值得诟病的是:打赢了俄杂兵的骚扰,却让出领土,这也开了清代赢家割地的先河。其即位50年的税改,也是不符合现实的搏名之举,尤其是晚年懒政、吏治败坏和皇子争位,都说明他处理这些事情不够高明。

相对来说,乾隆被夸大的成分就更多了。作为富三代的乾隆,坐享其爷父打下的基础,乐于游山玩水,注重享受,六下江南、修建圆明园,耗费巨大。

康熙、雍正、乾隆

反而是乾隆的父亲雍正,虽然历史上对其贬多于褒,却是个勤政的模范,而且平定叛乱、整顿吏治、传位制度化,虽只在位14年,却打下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近现代也有很多历史人物被神化或正在神化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如丘吉尔、艾森豪威尔、巴顿、 、斯大林等,有些是自己在传记里拔高自己,或者把他人的功劳窃为己有,有些则是尽量提高自己在历史人物行列中的作用和地位。

巴顿、

个人崇拜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权者出于掌权的需要,往往喜欢大肆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者把他人的功劳挪为己有,彷佛无所不能,字字珠玑,如金三。我国也是出过很多这种事情的,十年浩劫,说到底是浮夸个人成就或作用导致盲目,以至偏听偏信,或者不敢不信。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这么发达,民智早已开,像当年那些个人崇拜的宣传手段,已经糊弄不了广大民众了,历史已经发生,真相只有一个,无论如何宣传或改写,都难以使时光倒流、让史实变更。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从细节处见真章,史实是符合时间流、客观规律和逻辑的。还原真实的历史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