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堂
初进戒堂,折旋俯仰,一身粗浮气
继登坛壝,动转施为,四体苾刍香
楹联
楹联
说
明
此联刻于戒堂万寿戒坛邻间廊柱上。上款署“光绪丁亥春慈心法叔宿构”,意为清光绪十三年(年)春季,慈心法师谋划精修的兴办。慈心号道帆,新都宝光寺清朝以来第十二代方丈。下款署“法树书”。
做家
简
介
法树:号如松,新都宝光寺方丈自傲沙门的戒门生,慈心沙门的法侄,新繁龙藏寺方丈雪堂沙门的徒侄孙。曾方丈新津升平寺、成都骆公祠、新繁洛伽别屿等处。擅善于诗布告法。
折旋俯仰、粗浮气、坛壝、动转施为、苾刍
注
释
折旋俯仰:指沙弥的动做动做凝滞不柔软。折旋,返回、回身。宋·何薳《春渚纪闻.翊圣敬刘海蟾》:“这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折旋尘中。”俯仰,垂头和仰头。《墨子·鲁问》:“大王俯仰而思之。”
粗浮气:笨重和浮滑的习气。
坛壝:坛场,祭奠之所。《周书·武帝纪上》:“丁亥,初立郊丘坛壝轨制。”这边指比丘受戒的戒坛。
动转施为:指比丘的动做动做矫捷又柔软。动转,步履、步履。《梁书·陈庆之传》:“权力一去,动转听人。”施为,步履、行事。《红楼梦》第四回:“不如各自住着,好大肆施为。”
苾刍:西域的一种香草类植物,梵语用来比方出家的佛门生。亦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即比丘。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宓刍,小者称沙弥。”
上联·下联
讲
解
初进戒堂,折旋俯仰,一身粗浮气
继登坛壝,动转施为,四体苾刍香
上联意为:受戒的沙弥初进戒堂,他们的动做动做凝滞不柔软,一身满盈笨重和浮滑的习气。
下联意为:当沙弥经历演练,登戒坛受戒时,他们的动做运动做矫捷又柔软,一身满盈苾刍的芬芳,终归成为得戒的比丘。
楹联
点
评
此联选择对照的本事,描画沙弥受戒前和受戒后动做动做的庞大改变,阐明受戒是出家人毕生的重大转机点。高低联各以一个“4/4”机关的8字句和一个5字句构成,语意递进,具备鲜明的节拍感和逻辑性。
抄经
戒堂内为宽大信众、居士供应了翰墨纸砚钞写经文。一份瞻仰,一份虔敬。
誊录经文,修身养性。咱们在这边等你。。。
抄经便是写经,也便是钞写经文。抄经便是用最虔敬、最瞻仰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誊录下来。抄经有良多益处,除了很大善事益处除外,还能教育咱们的定力。一个体也许集结精力以后,就较量阻挡易为外界所迟疑,并且也能断除各种邪念,以到达专心不乱之境。
“专心不乱”便是一种定力,咱们懂得:念经也许专心不乱,原本抄经同样也许抄到专心不乱。抄经的善事益处与注意事变,当咱们在抄经的光阴,如下几点避忌要谨记:必定要沐手、忌笔迹凌乱、忌错字、忌精力分开、忌应酬、要回向、忌中途而废。
抄经是一种修行方法,因而最重大的是在于铁杵成针,不要中途而废,以教育本人持久的精进心。甚么叫做精进呢?凡事也许铁杵成针,并且养成习惯,便是精进!
放下尘劳鼎沸,瞻仰抄经一卷。
带上戴德分享,贡献效劳一日。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