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怀卢彦林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这位一千五百年前历经南朝刘宋、萧齐和梁三个朝代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出身贫寒、少年而孤,青年入仕,历经坎坷,在感情生活方面也屡遭挫折,最后却以高官显爵、功成名就和独享汉语中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
“梦笔生花——这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奇妙最令人心醉神迷的境界,千载之下,羡煞多少文人墨士!江郎才尽——这煮字生涯中最不幸最悲哀最令人诅咒的绝症,又曾是多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不断为此自审、自责、自嘲、自弃!”(引自《章武·梦笔山苦思》)那么,江淹缘何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呢?“江郎才尽”到底隐含了怎样的历史事实?笔者曾反复品读江淹的千古名篇《恨赋》、《别赋》,体味着江淹谜一般的人生,试图破解“江郎才尽”这一谜团中隐含的历史真相。
“江郎才尽”这一成语源自南朝梁钟嵘的《诗品》,内容为:“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事传江郎才尽。”这是“江郎才尽”流传最初和最广的版本,简单概括为“索笔说”。除了“索笔说”之外,目前流传的版本还有“索锦说”和“吐墨说”。“索锦说”又名“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是“江郎才尽”的另一个版本,典出《南史·江淹传》:江淹在宣城太守卸任回来的路上,偶宿于禅灵寺,夜晚梦见一人自称张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字景阳)的人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寄存在你那里,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从怀中拿出几尺锦给他,结果这个人却生气地说:“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然后回头看见丘迟(南朝文学家)就对他说:“剩下的几尺没什么用,送给你。”从此,江淹的文才大不如以前。“吐墨说”又名“江淹吐墨”,也是有关“江郎才尽”的一个版本,主要流传于兰考、民权、杞县等地。传说江淹在梁武帝时告老还乡,当走到考城(今民权江集村)时,遇到当年赠他香墨的太白真人,太白真人对他说:“以前所赠香墨还我。”江淹立时两眼发直,头昏脑胀,胃疼不止,吐出大片墨水,把岗都染黑了。等他清醒过来,太白真人不见了,回家之后他什么书也看不懂了,什么文章也写不成了,于是“江郎才尽”被四处传扬。
笔,本义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后引申为以笔书写的文章,如“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这里的笔指的就是文章(散文)。
墨,本义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的墨锭,后引申为诗文或书画作品。如民间常流行的“他是喝墨水的人”,指的就是有学问的人。
锦,本义为丝织品,其上多有美丽图案,后引申为华美的文章,如“锦绣文章”就是指有华彩的文章。
从笔、墨、锦的引申义来看,“索笔说”、“索锦说”、“吐墨说”等都是“江郎才尽”在不同地区流行的版本,从此也可以看出“江郎才尽”流传的广泛性。
“江郎才尽”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对于这一文学现象,笔者通过对江淹一生的经历、文学作品及江淹所处的南朝时期文学发展情况及现象等分析和考察,结合清代以前的人对“江郎才尽”的研究成果,发现“江郎才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淹中年以后官做大了,处于荣华富贵、权重位高的优越生活中,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脱离了其创作的源泉,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据史载,江淹幼年家境贫寒,曾靠砍柴养其母亲。少年的困顿砥砺了江淹的志向,从小江淹就潜心读书,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贫穷的命运。初步入仕后又遭遇贬谪,不被重用。失意的人生、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一位大文学家。江淹把自己失意的人生和落魄的感慨诉诸笔端,生花妙笔令人拍案叫绝。纵观江淹的成名之作,如《恨赋》、《别赋》、《赤亭渚》、《游黄檗山》等千古名篇都是永明以前他贬谪福建吴兴县令时所创作的。江淹的文章显名社会之后,开始受到当权者的重视,从此其仕途一帆风顺,虽然历经改朝换代也并未阻挡其官运亨通。到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年)江淹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仕途到达人生高峰。从永明年间到梁武帝天监年间,随着江淹职务的不断变迁,其生活环境逐步优越,就很少再有佳作传世。他在《自序传》中为他在养尊处优中何以再无生花妙笔作了解释:“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刻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清人姚鼐在《惜抱轩笔记》卷八中说:“江诗之佳,实在宋齐之间,仕官未盛之时,及名位益登,尘务经心,清思旋乏,岂才尽之过哉,后世词人受此病者,亦多有之。”由此可见,“江郎才尽”是一种文化价值取向问题,历史上如江淹一样“才尽”的文人又岂止少数?那些原本舞文弄笔的文人,一旦时来运转,便辍笔弃文,另谋高就,贪图安逸享受,不再有文章传世,这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的通病。
二、江淹的作品创作于南朝宋元嘉时期,属于“元嘉诗体”,至南朝齐永明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风“永明体”,江淹不适应新的文学风尚,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元嘉诗体”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其特点是注意描绘山水,讲究对偶。“永明诗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流行的一种诗风,又称“新诗体”,这种诗体要求严格,讲究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是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文学史上,一个作家一生中跨越几个文学时期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新的文学风尚兴起以后,在前一阶段已经成名的作家面对新的文学风尚所处的境遇大体上可以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原有风格,努力跟随时代潮流的变化;第二类是尽管不很情愿,但还是对自己原来的风格多少进行一些改变,以适应新的文学风尚;第三类是与新文学风尚保持疏离拒斥的关系。而江淹属于后者,当永明文学时代到来之后,江淹始终没有顺应接受新的文学风尚的潮流并改变自己原来的风格。他写出来的作品也不被时人接受和看好,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三、江淹做官时,得罪了不少文人官吏。出于报复,有人编撰故事丑化他的形象,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据史载,齐明帝萧鸾当宰相时,向御史中丞江淹说:“您以前当尚书时,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相济能折中;现在为中丞,足以震肃众多官僚。”江淹答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才劣志薄,不足以仰称明旨耳。”于是江淹弹劾了中书令谢、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仲远,又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弹劾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两人贪赃巨万,立即拘押给廷尉治罪。江淹弹劾了不少中央和地方官员,让朝廷纲纪为之一振,内外肃然。齐明帝萧鸾称赞江淹说:“刘宋以来,不再有法度严明的御史中丞了,现在你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江淹虽说为朝廷尽了一把力,但也得罪了一批人,树了一批敌。被弹劾的官吏非常恼恨他,于是便有人编撰故事丑化他的形象。
四、“江郎才尽”是一个旷世奇谋,江淹怕文人皇帝梁武帝妒忌他的才能,故意制造了托梦还笔的梦,谓之“才尽”,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据古直《钟记室诗品笺》记载:“江文通遭梁武,年华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远,而蒙讥才尽。世人无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窃笑后人矣。”意思是说,江淹生怕梁武帝妒忌,故意说自己才尽,这种情况不被后人了解,沈约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因为沈约就有这样的经历。据《梁书·沈约传》记载:“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沈约乃一代饱学之士,然在文人皇帝面前却唯有避让三分,以免招致祸端。可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江淹在梁武帝面前也不敢显山露水,怕遭妒忌,故而推说“才尽”,死后只落得“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的盖棺之论。只有遭际相近的沈约看破机关,明白江淹不是“才尽”而是“要命”!
以上四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更接近“江郎才尽”的历史真相呢?但各有各的道理,是得“江郎才尽”的历史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相信,随着“江郎才尽”研究的深入,“江郎才尽”之谜迟早会大白于天下。